“1964年10月16日,罗布泊上空腾起的蘑菇云,象征着民族自立的里程碑,更是科技自强的宣言书。”讲台上,大学生志愿者讲述着老一辈科学家为了“两弹一星”的研究埋名戈壁的故事。台下,几十个孩子神情专注。当“哥哥”“姐姐”们提问时,孩子们踊跃举手,用稚嫩却真挚的言语诠释着对“两弹一星”精神的理解。
这是天津外国语大学的志愿者们在社区进行“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的鲜活一幕。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大学生们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化为生动易懂的表达。
2022年,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与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实施全国大学生“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项目,今年,项目从31个省(区、市)1143所院校的79523名报名者中,最终遴选出1500支团队、21098名志愿者,较往年有较大增长。本市多所高校的团队入选,宣讲团成员深入基层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两弹一星”精神宣讲与物理实验科普活动。
今年暑假,河西团区委联合天津外国语大学团委在多个社区开展“两弹一星”精神主题宣讲系列活动,累计吸引100余名青少年积极参与。青年志愿者以时间为轴,带领现场青少年回溯那段震撼人心的奋斗历程。通过讲述科学家故事、科普科学知识、组织趣味实践等丰富形式,引领青少年铭刻历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让“两弹一星”精神陪伴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记者 任悦
图片由河西团区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