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审美力

日期:08-25
字号:
版面:第14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二十一、为什么会出现“审丑”现象(2)

  有时候我们对“丑”的反应很激烈,看到大品牌一双很丑的鞋卖上万块,一些主播形象邋遢、语言粗俗但有上百万的粉丝追捧,会特别不理解,想要抨击。

  这其实是我们作为大众感受到了审美被无视。拿大品牌做的丑东西来说,你会觉得那些具有话语权的人,在用权威挑战大众审美。哪怕它不是做给大众的,但依然让大众感受到“审美话语权”的压迫感。

  还有网络上的那些“低俗主播”,以及他们成群的粉丝,会让你感受到“在生活里努力做个有素质的人,遵守公序良俗”的共识受到了挑战。

  以上这些,都激发了你的消极情感,所以你会觉得“丑”,并且对这些“丑”非常不理解。

  但是这些“丑”的审美者,从中感受的、想要体验的,正是这种与大众逆行的反叛,他们在反叛里,获得了积极的体验。

  我们不仅仅有大众审美,还有小众审美,以及极小众审美。比如,对大众来说,血腥暴力、脑浆飞溅是令人极不愉快的“丑”,但在好莱坞电影里,有一系列的大片是热衷于呈现这种“暴力美学”的,因为在我们隐藏的本能里,有一些“捕猎”“血腥”的熟悉记忆,也有一些内在隐藏的攻击性,需要在文艺作品里释放出来。所以,你在暴力电影里得到的是恐惧、不适的体验,但别人也许获得了一种释放的、愉悦的体验。

  再比如,大部分人都怕蛇、蜥蜴等冷血动物,看到它们时调动的可能是动物脑里很久远的恐惧,想要逃避。但也有小部分人,看到它们就觉得很美、很喜爱。由此就能看出,人与人之间存储的信息、情感的体验有多大的不同。

  理解差异,走出“审美褊狭”

  我们再做个小小的总结,来理解人与人的审美差异为什么会不同。

  大脑里存储的信息不同。有些共同的审美观点是刻在人类基因里流传下来的,比如蓝天、白云、大草原让人产生美好的感受,雷电交加、暴风雨则让大家联想到坏即将发生。有些审美观点的不同,是由不同地区文化、环境灌输给我们的信息不一样造成的,如东北地大物博,生活在那里的人可能更喜欢开阔的视野、宽大的空间,而苏州小桥流水,生活在苏州的人可能喜欢更有层次的视野、有遮有掩的空间。

  北京日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