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深夜里的那场大雨,惊醒了很多熟睡的人。刚醒的网友们忙着发帖——“谁和我一样刚睡下就被吵醒”,根本没睡的网友也在发帖——“正玩着游戏呢,忽然发现天漏了”“大半夜在厨房扫水,除了我还有谁”……凌晨三点的互联网一时间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其实无论有没有这场大雨、有没有这些被惊醒的网友,凌晨三点的网络世界都不曾停歇过。自由职业者在熬夜工作,甚至可能在直播自己的工作场景;网约车司机坚守夜班,一面关注着平台的派单,一面大声在车队群聊里喊话、振作精神;刚看完体育比赛直播、热血沸腾的网友在重刷“精彩瞬间”的短视频,并且飞快地发评论交流;带娃辛苦了一整天的妈妈,如果想要有点“个人时间”,也正在强撑着熬夜上网;还有无数失眠的人,听着白噪音直播间或者其他助眠音频辗转反侧,或者干脆起身刷刷视频、看看小说、听一听情感主播讲的那些真真假假的人生故事……黑夜?赋予?千家万户寂静的安眠,网络给了无数醒来的人?精神的栖所?。
平日里互联网喧嚣激烈的意见冲突,在凌晨三点的网络空间里似乎不复存在。网友们疲惫、放松且友好,尽管分享的内容可能没有太大意义,却往往能得到普遍的认同。在这里,没有人是孤独的。有人提出问题,就有人回答;有人分享生活,就有人驻足观看;有人感慨抱怨,就有人良言相劝……互动越少,越显出真诚。等到白昼再一次降临,互联网重新热闹起来,针锋相对的辩论掩去了温良友善的本色,哪怕哭哭笑笑都要足够大声才能被更多人听见。
当人们习惯了“高峰期”的互联网氛围,看到最多的通常是互联网文化中的弊病。而如果你曾在凌晨三点醒来,感受过完全不同的网络文化,你或许会意识到:网络包容的不仅仅有犀利的意见、过火的表达,也有无数人从各自生活里,向外界发出的最真实、诚恳、微弱的信号,这些信号在白天曾被其他声音掩盖、被大多数人忽略,但不会永远彻底被错过、被遗忘。哪怕在凌晨三点、哪怕现实里风雨飘摇,通过互联网发出的小小声音,仍然能够得到来自陌生人的倾听与回应。互联网的本质是构筑交流的桥梁,人与人交流的初心是获取更强大的力量。幸运的是,这一切始终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