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在“高铁去泡面化”的讨论余热未消时,有网友表示,相比在高铁车厢内闻泡面的味道,他们更难接受的是,在高铁站台等车时,旁边有乘客在站台吸烟。也有网友表示,旅客在站台吸烟,自己受到二手烟影响,建议在站台边等候列车处也禁止吸烟。对此,12306工作人员回应称,车站站台多为露天环境,目前并无禁烟规定,车站通常会设置专门的吸烟区及灭烟设施。
“露天”不等于“无害”
●每次下车都要蛇形走位躲避烟雾,生怕吸入一口二手烟套餐!
●泡面只是气味攻击,二手烟可是实打实的健康伤害,优先级应该更高!
●站台人群密集,烟雾缭绕,抱着孩子躲都没地方躲,这健康杀手被忽视了!
●露天≠无害!人群扎堆的地方通风也不好,二手烟浓度超高,支持文明进步!
●烟头乱扔有火灾隐患,烟雾还可能触发高铁灵敏的报警系统,这不是小事!
管得过宽,建议疏导管理
●住在海边吗?管得真宽!露天区域抽根烟也要上纲上线?
●公共空间喷香水也应该禁止,对鼻炎患者太不友好了。
●车厢里绝对禁烟没商量,但露天站台也得给人留个“出口”吧。
●风一吹就散了,没必要那么绝对。找个角落快速解决,注意素质就行。
●一刀切不合适,憋不住在车上抽更危险。
●现实是烟民众多,不如多设几个通风好的吸烟区,多加引导力争互不影响。
考验公共空间管理智慧
网友的提议反映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公众健康意识的觉醒。12306的回应则体现了管理机构在面临现实法规和执行困境时的现状。在3亿烟民需求与公众健康权之间,简单的“全面禁止”或“放任不管”都非上策。这是对公共空间管理智慧的考验。设立有效的吸烟区、采用技术手段加强管理,可能是更务实的探索方向。
这场讨论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它正在推动公共政策向着更健康、更文明的方向一点点前进。公共政策的进步,正是在这种不断的讨论和博弈中逐步实现的。 整理 老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