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购物卡的不记名特性,一旦他人获取卡号及密码即可随意使用,且消费后难以挽回损失,正因如此,骗子诱骗受害者购买购物卡再获取卡号、密码进行消费,实施诈骗的同时“洗钱”。天津反诈中心总结三种购物卡诈骗“话术”,提示广大市民切勿落入诈骗陷阱,成为洗钱帮凶。
案例
市民李某在刷抖音时,接到陌生人发来的一条消息,对方询问她有没有兴趣做任务赚钱,李某按照对方的要求下载了“海通信信”App后,“客服”首先发了一个小额刷单任务,李某顺利完成任务后,很快就收到了本金和佣金。接着,“客服”又给李某分配了一个更大的刷单任务,这次需要她购买价值1.6万元、4万元的超市购物卡,并将购物卡充值进App内。李某购买了购物卡,对应的卡号和密码发送给了“客服”。然而,客服收到信息后仍以各种理由让李某继续购买更多的购物卡,完成更多的“刷单任务”,并称达到一定数额才能一次性结算所有款项。为了拿回之前的投入,李某只得按要求继续购买购物卡,并将分批购买的总共价值十万余元的超市购物卡卡号密码全部告诉了对方,发现平台无法提现,李某这才意识到被骗。
三类购物卡诈骗“话术”
要当心
反诈民警介绍,此类诈骗中,犯罪分子往往以购物卡+刷单、购物卡+冒充客服、购物卡+投资理财三种方式进行诈骗,提到这几种“话术”,一定要警惕。
购物卡+刷单:受害人被诈骗分子诱导下载刷单App,之后再要求受害人大量购买超市购物卡来完成平台的刷单任务;购物卡+冒充客服:受害人接到自称电商平台“客服”的电话,称其购买的商品有质量问题,需先购买指定金额的购物卡作为“验证凭证”,受害人按照“客服”指示大量购卡并提供卡号和密码;购物卡+投资理财:诈骗分子以“高收益”为诱饵,要求受害人通过购买购物卡来完成充值,并声称是为了“规避手续费”。随后,诈骗分子将受害人的购物卡通过非法渠道迅速套现。
防范要点
民警提示,陌生人要求“买卡转账”的均属诈骗,电子商品交易,卡号和密码需严格保密,绝不向陌生人提供购物卡卡号、密码及短信验证码。超市经营者在面对群众批量购买购物卡时,应询问核实情况,提醒客户谨防诈骗,如发现存疑情况,及时拨打报警电话。
记者 张艳 通讯员 李嘉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