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读经不宜太早

日期:08-23
字号:
版面:第14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朋友是大学教师,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她的二女儿才上幼儿园,不仅早早开始了琴棋书画的系统训练,居然还在啃全本的《论语》。我认为这样的启蒙教育为时过早,因为《论语》看着篇幅短小,实则内涵颇深。甭说儿童了,即便是大学生,也未必能读懂。

  《墨子》有《经》与解释性的《经说》相辅而行,读来尚且艰深晦涩;而《论语》作为纯粹的“经”体,其文辞简约隐晦,既无配套的“说”解,也缺乏必要的“传”释,许多重要语境背景都被省略。若不借助其他相关典籍的辅助阐释,不容易真正读懂。

  比如《论语·述而》中“子不语怪、力、乱、神”一句,其前后文均与此句毫无关涉,该怎样理解?作为开宗立派的思想宗师,孔子毕生经历丰富,岂能未曾遭遇怪、力、乱、神之事而绝口不提?

  子语,子不语,其实是分场合的。有时候,孔子不语怪、力、乱、神,只教人通过读《诗经》“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正是《周礼》所强调的“辨名物”之学;有时候,他却扮演着“语怪之首”的角色,不假思索地为人诠释各种偶然乍现的“异物”。

  汉人刘向《说苑》卷十八接连记载了两个故事:一是季桓子挖井时挖到一个陶罐,里面有一只像羊的生物,他故意对孔子说是狗。孔子回答:“这不是狗而是羊。树木中的精怪是夔和罔两,水中的精怪是龙和罔象,土中的精怪则是羵羊(坟羊),所以这应该是羊而非狗。”二是楚昭王渡江时,有个斗大的物体突然撞上王船,留在船舱里。昭王觉得很怪异,就派人去请教孔子。孔子说:“这叫萍实,可以剖开食用。只有霸主才能得到它,这是吉祥的征兆。”

  诸如此类,可见孔子是要语怪、力、乱、神的,只是不在学生面前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