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经》里的星象吟诵,到古诗中的深情怅惘;从乞巧针线里“以巧喻情”的古老智慧,到如今烟火人间“执子之手”的温暖相守,七夕是刻在中国人文化基因里的浪漫密码。8月21日,“云河星度万古同——2025‘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示范活动”,在北辰区墅外桃源婚礼主题公园举行。
2025“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示范活动是由市文明办、海河传媒中心、北辰区委宣传部共同主办,北辰区文明办、天视文艺频道承办。活动以七夕传统节日为载体,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情、家庭与文明内涵,为市民呈现了一场融神话传说、民俗非遗、时代精神于一体的文化盛宴。
活动分为三个篇章,以“云河”为主题进行引领,从“天上桥”的神话浪漫,到“人间爱”的市井温情,最终抵达“世间情”的大爱辽阔。积极弘扬勤劳智慧、忠贞爱情、家庭美满的价值理念,倡导劳动创造幸福生活,涵养相亲相爱婚恋观,传承优良家教家风,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婚恋观、家庭观。
“天上桥”“人间爱”“世间情”三大篇章采用递进式叙事方式,现场采访了全国文明家庭张荟、赵德宝、刘健、常秦瑜,天津市道德模范赵永华、林逢欣、郭志龙,天津好人张惠萍、付慧珍、蔡志成等10组文明榜样家庭代表,他们分享了将小爱融入大爱、服务社会的动人实践。到场的10对模范夫妇还身着婚礼华服,进行了集体宣誓,承诺“以家国为念,传承执子之手的温柔”。
整场活动汇集了诗词、舞蹈、非遗、曲艺、访谈、宣誓等多种形式,不仅还原了七夕节的传统韵味,更赋予其鲜明的时代气息。非遗传承人尚永森、王美分别展示了绒花制作与泥塑技艺,讲述其中蕴含的爱情寓意。民俗专家杨光祥解读七夕从“乞巧节”到“中国情人节”的文化演变。
2025“我们的节日·七夕”以模范家庭故事倡导新时代婚恋观、家庭观,以文明实践彰显社会责任,以文化展演增强民族认同,是天津市深入推进“我们的节日”振兴工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次生动实践。本次七夕主题示范活动将于8月28日21:30通过天视文艺频道播出。七夕节期间,本市将依托遍布城乡的5000多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广泛开展系列民俗体验、文化讲座、集体婚礼等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文明新风,真正让传统节日走进生活、浸润人心。
文/摄 记者 徐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