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7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青春不朽

日期:08-21
字号:
版面:第24版:小作文       上一篇    下一篇

  八月的北京陶然亭公园,姹紫嫣红,湖光潋滟,蝉鸣在浓密的树荫里此起彼伏。

  我和爸爸妈妈穿过榭湖桥,先去拜祭了中共早期政治活动家高君宇及其伴侣石评梅的墓地。这里,青松环绕,格外肃穆。

  随后,我们沿着湖心岛绿树成荫的小径前行,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斑驳的光点,妈妈指着前方说:“看,那就是著名的慈悲庵。”

  绿树掩映下,一座灰墙环绕的古朴高台建筑跃入眼帘。我们拾级而上,青石板被晒得微微发烫。刚踏上平台,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槐树就撑开巨大的绿伞,带来一片清凉。

  爸爸拉着我的手走到树下展板前:“快来看,有发现!”原来展示着一张放大的老照片和文字:1920年1月18日,毛泽东同志与辅仁学社成员在慈悲庵门前合影。“眼前这棵大槐树,就是复制当年的,简直一模一样!”爸爸指着照片,语气里带着点揭秘的小兴奋。

  庵内清凉幽静,几间屋子设有党的早期革命专题展,浓缩了那段先驱们探索马克思主义道路的珍贵历史。我们慢慢走着,一幅油画吸引了妈妈的目光。她轻声读着旁边的说明:“这是1919年底长沙民众抗议遭军阀镇压的场景。” 她转过头对我说:“你看,这之后,年轻的毛泽东就率团到北京来了,就在这慈悲庵里,和大家商量‘驱张’的大事。” 我点点头,觉得这里仿佛把革命历史拉近了许多。

  在另一个展厅,我们看到了高君宇烈士墓碑原件。爸爸指着它说:“高君宇烈士当年常在这儿和李大钊、毛泽东等革命者秘密议事,也常和石评梅在这附近散步。”碑上镌刻着石评梅手书的高君宇生前最喜爱的诗句:“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展厅里陈列的照片和泛黄的手稿,默默诉说着两人短暂而炽热的革命生涯。妈妈轻轻抚摸着展厅的窗棂感叹:“革命是不朽的,先驱们的青春也是不朽的!”

  走出庵外,夏日的阳光格外灿烂,湖面反射着粼粼波光。此时,蝉鸣依旧热烈,仿佛在为刚刚触摸到的那段光辉岁月,轻轻歌唱。

  指导教师:李俊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