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7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一大会址悟初心

日期:08-21
字号:
版面:第24版:小作文       上一篇    下一篇

  暑假里,我随父母前往上海游玩。久闻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是红色教育的圣地,我们便将其作为行程的第一站。

  出发前,妈妈递给我一个小本子,叮嘱说:“参观时把重要的内容记录下来,回来写篇感想。”她还特别提醒我思考:“中国共产党最初只有几十名成员,是如何成就了今天令世界瞩目的伟大事业?”这个问题顿时让我陷入了沉思。

  步入纪念馆一层,明亮的展柜中静静陈列着两本泛黄的旧书。讲解员阿姨告诉我们,这是1920年出版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是点燃革命的思想火种,极其珍贵。接着,她讲述了一个令我深受触动的故事。

  阿姨说,在白色恐怖笼罩的年代,一位名叫张人亚的年轻党员,冒着生命危险,将包括《共产党宣言》在内的一批革命书籍和文件秘密送回宁波老家,托付给父亲保管。我注意到书封面上盖着清晰的印章:张静泉(人亚)同志秘藏山穴二十余年的书报。我好奇地问:“‘秘藏山穴’是指把书藏在山洞里吗?”

  阿姨称赞我听得认真,随后告诉了我一个更为震撼的事实:张人亚离开后便杳无音信,他的老父亲深知这些物品至关重要,于是想出一个令人心酸又智慧的办法:佯称儿子去世,在山上修建了一座“衣冠冢”,将书报文件藏于空坟之中。老人直至新中国成立才打开墓穴,将这批珍贵的物品完好无损地交给了国家。

  “天呐!”我不禁低声惊呼,倒吸一口凉气,心中充满震惊与感动,鼻子一阵发酸。我急切地问:“那张人亚叔叔后来怎么样了?”阿姨叹息地介绍,张人亚后来前往中央苏区工作,1932年因积劳成疾去世,年仅34岁。

  随后,我还看到了当年代表们开会时使用的极其朴素的茶具,想象着他们围坐热烈讨论的情景。

  妈妈见我抄下展板上“为工农贫民而革命,死也甘心”的字句,指着它说:“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初心,为了让亿万百姓过上好日子,他们无所畏惧。正是这份赤诚初心,支撑他们克服万难,创造了历史奇迹。”

  我终于明白了妈妈那个问题的答案:正是无数像张人亚父子这样的无畏守护、不惧牺牲,才汇聚成改天换地的磅礴力量!

  指导教师:厚玉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