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7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为什么“说曹操”,曹操就能到?

日期:08-21
字号:
版面:第23版:文摘       上一篇    下一篇

  “说曹操,曹操到”在中国脍炙人口,形容对方出其不意地出现在说话者面前,常常给人惊喜。不过,为什么这句俗语的主角是曹操呢?

  曹操真的跑得那么快?

  “说曹操,曹操到”这句俗语产生的主流说法源自曹操救驾汉献帝的故事。

  在《三国演义》的故事中,董卓死后,其旧将李傕(jué)联合西凉军旧部杀回长安,逼死王允,重新掌握大权。可怜汉献帝才出虎口,又入狼窝,再次沦为李傕、郭汜的“傀儡”。直到李傕、郭汜反目,汉献帝在亲信的保护下出逃,一路颠沛流离,走投无路之时,大臣杨彪向汉献帝推荐曹操,说他平定青州黄巾军有功,可以救驾。于是,就在李傕、郭汜的追兵杀到时,夏侯惇奉曹操之命率军前来救驾,并将李郭联军击溃。实在是很有“说曹操,曹操到”的感觉。

  不过,无论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都并未直接出现“说曹操,曹操到”这句话,只是曹操在救驾汉献帝过程中如同及时雨一般的神兵天降,让后人将这段故事比附为俗语“说曹操,曹操到”的源头。

  除此之外,民间关于“说曹操,曹操到”还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说是曹操在挟天子以令诸侯,独揽大权的时候,在朝廷中耳目众多,无处不在,所以在朝中说曹操坏话的人总是要很小心,说不定一说曹操,曹操就能接到耳目的禀报,说不好下一秒就能出现质问。这种说法十分契合曹操的“奸雄”形象,因而也广为流传。

  而真正与“说曹操,曹操到”这句俗语最为接近的出处,应该是明末清初的文人毛宗岗在点评《三国演义》第十二回《陶恭祖三让徐州 曹孟德大战吕布》中曹操乔装躲过吕布追杀这一情节时的批语:

  “见了曹操,反问曹操,舍却曹操,别赶曹操。谚云:方说曹操,曹操就到。”

  以此来感叹曹操逃命脱身的惊险。

  事实上,无论是哪种说法,“说曹操,曹操到”这句俗语背后所反映出的乃是曹操做事迅速果断的风格。历史上的曹操也不乏跑路的名场面,每每到情况紧急需要逃命的时候,跑起来可一点儿都不慢。

  曹操想跑真的可以跑得很快

  曹操在一生中遇到的逃命时刻一点儿也不少,而每到危急关头,他也基本都能展现出跑路的坚决和迅速,可谓是“说曹操,曹操已经见不到”。

  曹操最为危险的一次跑路应该是在濮阳之战中,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被吕布诱入城中伏击,与亲信将领失散,又被吕布迎面撞见,命悬一线。在此危急情况下,曹操“以手掩面,加鞭纵马竟过”,即便吕布追上询问他“曹操何在”,他也依旧镇定自若,将吕布骗走,而后快速逃出城外,捡回性命。

  而曹操一生中最为魔性的跑路名场面,也是最能体现他当机立断的,应该是潼关之战中被马超追赶逃命的那一次。《三国演义》中,这一回的描写可谓一波三折:

  “操在乱军中,只听得西凉军大叫:‘穿红袍的是曹操!’操就马上急脱下红袍。又听得大叫:‘长髯者是曹操!’操惊慌,掣所佩刀断其髯。军中有人将曹操割髯之事,告知马超,超遂令人叫拿:‘短髯者是曹操!’操闻知,即扯旗角包颈而逃。”

  从此为曹操留下了“割须弃袍”的典故,而曹操也再一次贯彻了他跑路的坚决和迅速,马超刚说曹操,曹操就跑!

  不仅跑路时果断,曹操遇事也能临机决断,迅速行动。官渡之战中,许攸半夜前来投靠曹操,向他献上偷袭乌巢的计划,之后曹操立刻亲率精锐连夜奔袭,一举焚毁了乌巢大营,可谓兵贵神速。

  果断的性格让曹操屡屡死里逃生,化险为夷。不过也折射出曹操狠辣的一面,这都为“说曹操,曹操到”这句俗语增添了另一种注脚。

  2009年,河南安阳的曹操高陵被正式确认发现,自此,曹操从历史和小说中又重新走入了现实,如今再说曹操,曹操便能真的看到了。  

  浅神(资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