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及今,女性面部化妆的关键部位是眉与唇,而眉尤甚。古代诗文称男子为“须眉”,重点在“须”;而“眉”可代指美女,宋苏轼《苏州闾丘江君二家雨中饮酒》诗:“五纪归来鬓未霜,十眉环列坐生光。”据明杨慎《丹铅续录》载,唐玄宗曾下令将当时流行的画眉款式绘制成图:“唐明皇令画工画十眉图:一曰鸳鸯眉,又名八字眉;二曰小山眉,又名远山眉;三曰五岳眉;四曰三峰眉;五曰垂珠眉;六曰月棱眉,又名却月眉;七曰分梢眉;八曰涵烟眉;九曰拂云眉,又名横烟眉;十曰倒晕眉。”但不管哪种样式,画眉材料不外是青黑色颜料——黛石。
古代女子用“黛”画眉。晋陶渊明《闲情赋》:“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而以闲扬。”引申为妇女眉毛代称。梁元帝萧绎《代旧姬有怨》:“怨黛舒还敛,啼红拭复垂。”此处“黛”“红”分别代指眉毛和眼泪。“黛眉”“黛螺”“黛蛾”“黛云”等,皆指女子美眉或乌发。
“黛眉”,女子用青黑色黛石所画之眉。晋左思《娇女》:“明朝弄梳台,黛眉类扫迹。”唐温庭筠《春日》:“草色将林彩,相添入黛眉。”“黛螺”,青黑色颜料,制成螺形的黛墨,用以作画。元虞集《赠写真佟士明》:“赠君千黛螺,翠色秋可扫。”亦可画眉,后为女子眉毛代称。五代李煜《长相思》:“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黛蛾”,指美女眉毛,如唐温庭筠《晚归曲》:“湖西山浅似相笑,菱刺惹衣攒黛蛾。”也用作美女代称,如唐温庭筠《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黛蛾陈二八,珠履列三千。”“黛云”,比喻女子浓密的黑发,如宋吕胜己《鹧鸪天》:“日日楼心与画眉,松分蝉翅黛云低。”也用以形容乌云,如宋刘辰翁《永遇乐》:“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由于“黛”在唐宋诗词中常作为形容美女的眉色,因而表示乌云的“黛云”就带着些许柔媚的美感了。
“翠”指青绿色,如南朝梁庾肩吾《奉和春夜应令》:“水光悬荡壁,山翠下添流。”也形容色调鲜明,如宋苏轼《和述古冬日牡丹》:“一朵妖红翠欲流,春光回照雪霜羞。”“翠眉”,女子用黛螺画的眉,如晋崔豹《古今注·杂注》:“魏宫人好画长眉,今多作翠眉,警鹤髻。”“翠蛾”指美人之眉,纤细、弯曲且修长如蛾之触须,又以黛点色,故称。“翠羽”“翠翰”“翠峰”亦比喻美女的眉毛。
“翠绕珠围”形容妇女服饰华丽,如元曾瑞卿《哨遍·麈腰》:“金妆锦砌,翠绕珠围,卧铺绣褥酿春光。”也比喻佳丽聚集,如元睢玄明《耍孩儿·咏西湖》:“恣艳冶,王孙士女;逞风流,翠绕珠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