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7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穿鞋测身高”规定遭质疑
乐园儿童票标准该如何定?

日期:08-21
字号:
版面:第04版:城事       上一篇    下一篇

  近日,陈女士带10岁女儿以及女儿同学一家,游玩上海市普陀区环球港主题乐园时,因身高测量方式引发补票纠纷。陈女士按乐园“1.1米至1.4米儿童票”的规定购买两张票(98元/张)。检票时,女儿同学穿洞洞鞋测量身高为1.41米,被要求补差价。同学母亲质疑结果,要求光脚测量,结果为1.38米(达标)。但乐园主管坚持“必须穿鞋测”规定。为避免耽误行程,陈女士现场补买158元学生票。事后经投诉,乐园最终退还学生票费用。

  乐园工作人员解释,穿鞋测量是出于安全考虑:“园内多数是设备类游戏,身高不足1.4米存在风险。”并称设施“不对年龄设限,只限身高”。这一解释虽强调安全,却难以令人信服。鞋底高度从几毫米到数厘米不等,“穿鞋身高”作为标准缺乏科学性。执行过程僵化,直接影响游客体验。

  这起纠纷的争议焦点不在于“是否遵守规则”,而在于“规则本身是否合理”。儿童票是一种面向未成年人的福利性优惠。然而,其标准在实际执行中呈现混乱局面,具体规则差异显著,甚至同一领域内也不统一。铁路系统已推行按年龄划分的优惠票模式,但很多景区、乐园仍沿用身高标准,且数值多年未调整。

  现实中,身高标准操作简便,却难以适应当前儿童发育状况。有数据显示,我国12岁儿童身高中位数已超过1.52米。继续沿用过去的身高标准,显然已不合时宜。年龄标准虽然更加公平,却面临核验效率低、成本高的实际难题。此外,在涉及游乐设施安全时,身高作为刚性限制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理想的解决方案,是在“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下,采取更精细化的区分。在园区门票等通用福利场景,推行以年龄为主、身高为辅的“双轨制”;在过山车、游船等明确涉及安全的项目,则保留身高或体重限制。对于仍采用身高标准的场所,应定期评估标准数值,明确测量方式,允许复测,保持执行透明。

  儿童优惠是社会对未成年人的关怀,其落实方式也应与时俱进。规则应与当代儿童发育水平相匹配,服务更灵活、更人性化,才能减少纠纷,提升游客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