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7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从深海到浅湾

日期:08-20
字号:
版面:第18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三十多年前上大学时,我们外语系有一些内部英文影片资料,《金色池塘》就是那个时候印象最深的一部。那被阳光染成金色的湖水,潜鸟(loon)清亮的鸣叫,还有一对老人安详地待在湖边脸上生动的光彩,宛如一首迷人的散文诗。但只记得是一部写老人的电影,对电影的主题并未深究,因为与年轻的我们相距太远。那时更喜欢海明威,更容易被《老人与海》打动。圣地亚哥的孤独、船舷上被鱼线勒出的血痕、与整个大洋角力的悲壮……这种英雄是迷人的,体现了生命向极限发起挑战,哪怕最终拖回的只是一副骨架。那片无垠、冷酷又充满机遇的大海,像极了我们眼中即将奔赴的人生。我们渴望成为圣地亚哥,在世界的汪洋中,钓起属于自己的那条大鱼,向所有人证明“我还可以”。

  岁月流转,三十多年过去,如今再看那部曾感到遥远的《金色池塘》,我依然被深深打动——但这一次,触动我的不再只是湖水和潜鸟的风景,而是人物之间微妙又深刻的情感涟漪。

  是主人公诺曼在去采草莓的路上迷路时,脸上流露出的惊慌。回到家,他却对妻子埃塞尔发脾气,嘴硬地说:“我只是想看看自己还认不认得路。”这逞强的背后,是一个老人对自己正在衰退的身体和心智,所做的一次无奈的试探。是他倔强的言语中,时刻流露出的对女儿的笨拙关切。是他差点烧了壁炉后,我们才意识到他已离不开妻子的悉心照料。是在他心脏病突发,离死亡最近的那一刹那,他忽然地释然;他的妻子埃塞尔也仿佛释然了,轻声说,死亡好像也没那么可怕……

  如果说《老人与海》的世界是纵向的,是人与命运、自然的垂直对抗,那么《金色池塘》的世界就是横向的,它的探索是向内的,关于如何与衰老的自己相处,如何与身边的伴侣、子女和世界达成和解。《金色池塘》中,诺曼的战场,就是那个小小的池塘、那栋熟悉的小木屋、那几段需要修复的亲密关系。他的对手不是鲨鱼,而是自己日渐模糊的记忆、顽固的脾气和一颗害怕被遗忘的心。他需要的不是征服,而是链接与和解。

  如今的我已然不再执着于向世界证明什么。《老人与海》那种孤注一掷的英雄主义,对我而言仿佛渐行渐远。生活已与我搏斗太久,伤痕累累。现在的我,更渴望一个温暖之地,可以安放身体和疲惫的灵魂。

  我开始懂得,衰老之后的勇敢,或许不再是独自出海,挑战巨浪。而是敢于承认自己的脆弱,敢于在家人面前示弱;是学会在动作日渐迟缓的身体里,找到新的生活节奏;是珍惜每一次与伴侣的斗嘴,因为那证明我们依然陪伴在彼此身旁;是努力修复那些年轻时因骄傲而留下的裂痕,因为我们知道时间不多了。

  从年少时向往一望无际的“大海”,到如今被一方小小的“池塘”深深打动,这或许正是成长的轨迹。生命的后期,不是拖回一副巨大的鱼骨,而是在暮色之中,仍有人愿意陪你看一眼池塘里的潜鸟,然后牵着你的手,说一句:“我们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