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7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果戈里的求教

日期:08-20
字号:
版面:第17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果戈理对作品细节的真实性有着近乎苛刻的追求。他不仅亲自实地考察,更善于向身边的亲人求教——尤其是他的母亲。在写给母亲的信中,他诚恳地请求道:“您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比我更了解俄罗斯当地的风土人情,请您详细地告诉我。”随后,他又向母亲提出了更具体的问题:详细描绘乡村教堂差役的全套服装,从头到脚,并注明当地老人的习惯称呼;准确列举乡村姑娘连衣裙各部分的名称,以及已婚妇女和农夫的服装名称。

  这些从生活中收集来的珍贵素材和真实细节,最终都被果戈理巧妙地融入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里程碑——《死魂灵》的创作中。

  除了向亲人求教,果戈理还向读者求教,在《死魂灵》第一卷和第二卷(后被焚毁)的自序中,他这样写道:“亲爱的读者们,不论您的社会地位如何,只要您能够阅读,并且翻阅到我的这本书,请您务必伸出援手。”

  他坦承书中的许多描述与俄国现实存在出入,“几乎每两三页就有需要修正的地方,恳请你们帮我进行修改”。他恳切地请求读者们仔细审视书中的人物,指出在特定情境下他们应该如何表现才最为真实可信。若能结合前文内容,对后续情节发展提出建议,他更是求之不得。果戈理最后还表达了一个特别的愿望:希望读者在阅读时能联想到自己的亲身经历,无论是与书中情节相似还是相反的故事,都欢迎写信与他分享。他相信,这样的互动不仅能修正作品中的错误,更能收集到来自读者生活的珍贵素材,为创作注入更鲜活的生命力。

  除了亲人和读者,果戈理还会向朋友求教。在撰写《死魂灵》第二卷第一章时,果戈理曾向朋友们征求修改意见。他的朋友阿克萨科夫提出了建议,这让果戈理非常高兴。他回应道:“你指出的地方正是我想修改的,但我之前没有十足的把握。现在,我不用再怀疑了。”

  在《死魂灵》的创作过程中,果戈理对第一章的自然描写进行了反复雕琢。他细致地向朋友们搜集当地各种花草的民间名称,并虚心采纳了朋友们提出的所有修改建议。无论是第一卷还是第二卷,果戈理都进行了多次彻底的修改完善。

  关于果戈理的创作修改理念,他曾形象地比喻道:“这和画家给画作增添最后几笔没什么区别——删一个字,填一个字,改一个字,调一个字,一切都变样了。等每一章都经过这样的润色,就可以付印了。”

  果戈理的故事展现了文学创作的真谛:这是一门需要持续学习和探索的艺术。唯有保持开放心态,虚心求教并勇于接纳他人意见,才能创作出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