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8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张爱玲与《醒世姻缘》的一世缘

日期:08-19
字号:
版面:第19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1950年代,张爱玲喜与闺蜜邝文美闲话,邝文美事后往往会把这位女作家的所言摘录在纸条上。多少年后,纸条上的文字被辑录为《张爱玲语录》行世,内中便有一句:“除了必用的参考书之外,我一生只甘心情愿地买过一部书《醒世姻缘》。”

  张爱玲曾在文章中娓娓道出自己早期的这段购书及读书经历:“我看的《胡适文存》是在我父亲窗下的书桌上,与较不像样的书并列。……《醒世姻缘》是我破例要了四块钱去买的。买回来看我弟弟拿着舍不得放手,我又忽然一慷慨,给他先看第一二本,自己从第三本看起,因为读了考证,大致已经有点知道了。”换言之,因为通读了关于《醒世姻缘》的考证文章,她才豪掷四块大洋,拿下这部问世于清初、署名“西周生”的长篇说部。那么,这件架上明珠购于何时呢?在她1955年2月写给胡适的一通手札给我们提供了答案:“我记得在中学时代,刚买了《醒世姻缘》来的时候,和我弟弟抢着看。”

  张爱玲的文字并非孤证。另一位当事人也就是她的弟弟张子静在《我的姊姊张爱玲》一书里,也提及姐姐儿时曾经翻读《醒世姻缘》。

  同样是在致胡适手札中,有这样一大段文字:“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时候我在香港读书,学生都做了防空员,一部分驻在冯平山图书馆。我正得其所哉,在大轰炸下也在看《醒世姻缘》。从来没有一本中国小说有这样浓的乡土气息,我觉得全书像一幅幅的年画,颜色鲜明厚重。尤其现在在流亡中回想起來,更觉得留恋。”1941年12月,已是香港大学学生的张爱玲再度捧读这部小说,依旧潜泳其间,甚至为之舍生忘死,可见作品之魔力委实了得。

  在张爱玲旅美初期创作的英文自传体小说《易经》中,又详实复述了以上两段旧事:“等着敌机来袭,她在图书馆架上浏览。……她找到一本十七世纪的中国小说,心里一跳,她一直都想再读一遍。这本小说不算有名,当初丢在父亲的房子里,此后别处见不着。商务印书馆发行了一套四册的新版本,她自己掏钱买了一套。……这时见到这本书有如他乡遇故知。一开始她就站在架前读,读着读着胆子大了,带到桌边来读,练习簿与铅笔搁在右手边,枕戈待旦。她一口气读完了第一册,头也不抬。小说内容已经半生不熟,正好温故知新。”不用说,这部“十七世纪的中国小说”,即为《醒世姻缘》。

  张爱玲的防空员生涯短促得很。不久,香港沦陷,港大亦停课,她只得选择返沪,随即便被命运温柔以待,名噪文坛。在1944年3月的一场女作家聚谈会上,她盘点了令自己读来齿颊留香的几部中国文学名著,在这份长长的书单中,并未遗漏《醒世姻缘》:“不错,我是熟读《红楼梦》,但是我同时也曾熟读《老残游记》《醒世姻缘》《金瓶梅》《海上花列传》《歇浦潮》《二马》《离婚》《日出》。”

  生命的黄昏,这位孤高冷傲的才女依然不曾淡忘这部古典名著。在她1978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相见欢》中,便写到几位中年人重逢时,聊起《醒世姻缘》内“白狐转世的女主角爱吃白煮鸡蛋”的典故。

  张爱玲致胡适手札中还写道:“《醒世姻缘》和《海上花》一个写得浓,一个写得淡,但是同样是最好的写实的作品。我常常替它们不平,总觉得它们应当是世界名著。……我一直有一个志愿,希望将来能把《海上花》和《醒世姻缘》译成英文。”后来,张爱玲果真勉力将《海上花》译为英文,而翻译《醒世姻缘》的想法却因种种原因没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