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季尘埃落定,考生们可以暂时抛开书本去嬉耍了,但一些考生的家长却又陷入新的担忧,择校选班选专业,还有离家住校……好像他们总是处在焦虑之中。
此现象的背后,其实是望子成龙的心理作用。
毋庸讳言,不少家长都有过或正在经历着望子成龙的困扰——你希望孩子能专心于学业,希望孩子能考上理想的学校,可他们却置若罔闻,追星、扮酷、打游戏、刷短视频,全然不管你那一套——你心乱如麻,可他们的脸上却是星光灿烂;你愁眉不展,可他们却依旧表现得毫无牵挂。总之,他或她,在你眼中,丝毫没有期待中的龙凤之象。
于是,你便希望用自己的经历作药引,医其浮躁,让他们好生珍惜好生努力,别走“回头路”,莫吃“二遍苦”。可是,孩子们听罢却毫不惊惧,似乎是你自寻烦恼,生杞人之忧。若你絮叨不止,甚至恼羞成怒,他(她)则干脆离你而去,远远地躲着你,从此你们彼此无话可说,遂亲情失落。
理智地想一想,责任其实还是在你啊——
你成长的环境、经历,使你满含了生存的忧患;而孩子们面对的是不同的生活起点,他们的生活态度当然与你不同。你坚持用成年人背负的沉重去击碎他们五彩的梦想,在旁人看来,似乎显得有些刻板和残忍了。
从另一方面讲,“望子成龙”心理是有一种自我否定的成分在的,即主观臆定、或干脆承认自己是生活的失败者,因而就把成功的希望和腾达的野心寄托于孩子身上。这种意识是自私的,甚至是不人道的;毕竟,孩子们有自己的生存意志和生活目标,家长不能用“家庭霸权”去粗暴地干涉和指定他们的未来。
经过中考、高考,家长最应该考虑的,是别因为自己的介入把孩子的自由心性毁灭殆尽。去鼓励孩子呵护心中的阳光,信任这个世界,努力热爱生活,是家长最应该给予孩子的美好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