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8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审美力

日期:08-18
字号:
版面:第14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十四、刻在基因里的审美共识(2)

  爬行脑

  ——生存“大管家”

  我们对熟悉环境的依恋、总想维持原样、害怕变动和改变等,都是在接受爬行脑的“安全”指令。

  减肥不容易成功,也和爬行脑有关系。因为如果你突然去健身、跑步,心率骤然提升,爬行脑感觉到危险,就会给你强烈的不舒适信号;突然节食,爬行脑会感觉到能量降低而产生恐慌,就拼命给你下达吃东西的信号。所以在我的课程里,讲减肥的时候,一定会强调循序渐进,跟大脑慢慢地打招呼,不要让大脑“应激”。

  想一想还有哪些日常反应,是爬行脑在起“趋利避害”的作用呢?

  爬行脑里产生的“美”是什么呢?假设一只壁虎会 “审美”,它认为什么是“美”呢?答案可能是安全。在安全的、对自己有利的地方,面对不会伤害自己的生物和环境,它就会觉得美。

  爬行脑存储了上亿年的与生存和危险有关的“大数据”,会让你对“有利性”产生美感,对“危险性”产生恐惧感,方便你快速地做出趋利避害的反应。

  举个例子,恐怖片中运用的元素大多是黑暗的、血腥的、有尖牙利齿的,比如黑暗里隐藏的危险、猛兽的攻击等。大多数观影者看了都害怕,就是因为我们的爬行脑里存储着这些“危险”的数据。

  这些数据,也影响了我们对人的审美标准。比如,长得与食肉动物较像的,骨骼大、五官尖锐、眉眼上挑的人,一般给人的感觉就凶狠;长得与食草动物更像的,五官圆、眼距开的人,给人的感觉就更亲和。

  也就是说,我们的审美跟记忆有关。有些记忆是历经漫长过程形成的,有些记忆是当下形成的,比如你很讨厌一个人,也许只是因为他长得像你小时候训斥过你的某个人。

  哺乳脑

  ——情绪“调解员”

  第二重脑叫哺乳脑,也叫情绪脑。它掌管情绪、社交、信任等,一旦爬行脑感受到不安全,就会将这个不安的信号传给哺乳脑,哺乳脑便产生一系列情绪, 如焦虑、愤怒等。它与爬行脑一起工作了近5000 万年,二者合称为 “动物脑”。

  猴子是哺乳动物的典型代表,它比壁虎拥有更复杂的情感,它们组成了族群,有社交,有抚育后代的能力,也渴望在族群里被接纳、被尊重。

  

  北京日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