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8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一脚油门儿的畅快 一半是通达一半是惊喜

日期:08-18
字号:
版面:第04版:城事       上一篇    下一篇

  随着今年天津地铁退路工程的推进,卫津南路、卫津路、南门外大街在天津地铁7号线退路后,实现了全面畅通,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许多驾驶者在体验后纷纷表示,如今的道路通行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昨日上午,记者驾车从外环线开始体验,在几个路口均有大车流的情况下,半个小时就开到了市中心的鼓楼,这条曾经被导航软件不推荐走的道路,如今成了最佳选择。

  道路焕然一新 变化一目了然

  从外环线路口驾车到达鼓楼,记者计时整30分钟。驾车行驶在焕然一新的道路上,变化一目了然。六里台站附近,道路两侧园林绿化恢复初见成效;天塔站周边,291米畅通道路将八里台立交桥与城市路网重新缝合,天塔湖的风景象征着城市发展雄心;海光寺站旁,早晚高峰车流不再堵塞周边街巷;福安大街站和鼓楼站,繁华的商业气息重新回归。

  “市住建委高度重视地铁退路还绿工作,针对退路工作持续进行推动,近两个月对重要路段退路采取了攻坚行动。由地铁工程专班与市安全质量监督总站以及地铁建设单位建立了协作机制,实施了每站的包保责任落实制度,每天深入施工一线开展现场调度。我们对每个细节、工序以及任务完成时间均提出了具体要求,从而确保实现退路还绿的目标。”市住建委重大项目办公室主任赵晓阳介绍说,下一步市住建委将对道路周边的人行道和绿化点位进行完善,同时考虑季节特点,准备在秋季等适宜的时节,对行道树、绿化带进行相应的补植。

  王兰庄站

  “嗓子眼”打通了

  昨日上午10时45分,记者驾车从外环线驶入卫津南路,没过多久就看到了地铁7号线的王兰庄站,这里也是7号线第三个完成全断面道路恢复的点位。该站于2021年3月进行占路施工,历经3年半的时间、5次交通导行,在土建、道路、交通设施标段的通力合作下,最终完成了车站及全部道路恢复施工,实现了王兰庄站全部、永久的退路、退围。

  在车辆驶过中石油桥后,道路上新施划的标识线格外清晰,肿瘤医院站前的道路在今年1月1日实现了永久道路恢复,10条主路的车行道让车辆在到达这里后,基本上用一个灯时就能顺利通过,告别了以前过“嗓子眼”似的行车。

  随后记者驾车沿着卫津南路继续由南向北行驶,在到达天塔道路口时,封闭四年多的道路豁然开朗,直行车道可以直通八里台立交桥。

  天津大学六里台站

  一条道路的蝶变

  随后记者驾车沿卫津路继续向北,沿途发现了更多惊喜。在天津大学六里台站附近,重见天日的卫津河,洁白的护栏和崭新的灯杆沿河而立。

  “以前我们晚上经常在这里遛弯,没想到地铁施工完,还给了我们一个更加漂亮的卫津河。”家住附近的刘大爷与老伴儿看着家门口的新变化,惊喜之情溢于言表。

  这里的变化来之不易。作为天津地铁7号线与8号线的换乘枢纽站,六里台站是全线施工难度最高的“卡脖子”站点——长达520米,是天津市中心城区最长的地铁车站。施工期间,建设者甚至需要“将卫津河700米明河改为暗河”,铺设两排直径2.8米的巨型圆管涵作为新河渠道。

  8月4日,随着天津大学六里台站完成永久退路,卫津路(天津大学东门至鞍山道)原有道路全面恢复。这是年内继芦北路站、宏源道站、张道口站、天塔站、南开大学八里台站、广东会馆站后第7个完成全断面道路恢复的点位。南开学子们也迎来了出行便利。八里台桥下由南向北方向的辅路恢复通行,学生们不再需要小心翼翼走逆行小路进出校园。

  天塔站

  消失的绕行路线

  “四年半多了,以前每天上班都要绕行紫金山路,今天突然不用绕了还有点不习惯。”市民张先生对于地铁7号线天塔站的封路感受颇深。自2020年10月起,卫津南路(水上公园北道至天塔道段)因地铁7号线天塔站施工而封闭。过境机动车不得不利用水上公园北道、水上公园东路、天塔道等周边道路绕行。

  “我每天通勤要多花20分钟。”张先生回忆起当初施工期间的情形,“水上公园东路和天塔道交叉口常常堵得水泄不通,特别是早晚高峰,三个红灯周期都过不去一个路口。”

  随着天塔站在7月份完成了永久退路工作,卫津南路重新“敞开胸怀”。38米宽的道路上,双向6条机动车道、2条非机动车道及2条人行道标识清晰,交通信号灯同步恢复正常运行。

  记者在驶过天塔站时看到,双向六车道的卫津南路向南北延伸,291米曾经封闭的路段如今车流顺畅,隔离栏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划分得清清楚楚。

  多个关键路口的交通组织形式回归正常,水上公园北道与卫津南路交口、水上公园北道与水上公园东路交口、天塔道与水上公园东路交口、天塔道与卫津南路交口一改“拥挤状态”。

  最直接的体验是——导航地图上那些弯曲的绕行线路消失了。从卫津南路从南向北行驶的车辆不再需要左转天塔道,一脚油门便可直通八里台立交桥。

  海光寺站

  早高峰的“减压阀”

  海光寺站是地铁7号线与1号线的换乘点。在8月初海光寺站完成了最后一层铺油施工后,记者看到,这里已经基本上恢复了正常通行。在南京路的交通压力下,海光寺路口正常也要等两三个红绿灯才能通过。以往狭窄的车道变得宽敞平坦,双向多车道让车辆能够顺畅通行。

  经过海光寺站后,福安大街站和鼓楼站已是“一马平川”。尤其是南门外大街,南开大悦城周边曾经的拥堵景象已不复存在。鼓楼站完成退路后,道路拓宽,交通流量得到了有效疏导。

  市民赵女士以前经常来大悦城逛街,在地铁封路期间,她更愿意选择地铁出行,因为这里停车难找路也难,现在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了。道路畅通了,来这里的次数也更多了。

  “以前送孩子上学,我根本不敢开车,尤其是海光寺到福安大街这一段,早高峰基本上动不了。”市民李先生表示,看着南门外大街恢复了原来的宽度,他预计早高峰至少能节省15分钟。文/摄 记者 李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