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拍照片了。临时起意,请家人在家里拍了一张我与墨梅的合影。此墨梅乃王冕的《墨梅图》复制品,因为家中窄小,所以我将本是横着的画卷竖起来挂在门背后,取其一点清韵而已。
我将照片发给三位久未见面的好友。一位在远方,平日里喜欢案头清供——即便是掉落在地上的一根枯枝、几粒干果,经她巧手布置,都能在家中谱写出一首小小的诗篇。有一次我看她将花朵、丝巾和一本《世界文学》的封面放在一起,三者的颜色从浅黄到浅棕再到深褐,一下子让屋里充满了浓浓的秋意。她给我的回复正与她的日常生活吻合:“很搭,清雅。”
另一位与我在同一个城市,但平时见面的机会并不多。她有语言学的知识背景,对音韵非常敏感。有一次我发了一首关于冬天和夏天的诗给她,这首诗里正好还出现了好几个“东”字和“下”字,她说在这首诗里听到了很多“dong”和“xia”,觉得很有趣,感受到了一种音乐美。这是我写作时完全没有想到的,经她这么一说,我把诗念了一遍,自己也觉得文字里似乎传出了叮叮咚咚的乐音。
还有一位好友则保持一贯的沉默,惜字如金,对我的照片和抒情话语不予回复。我想,如果我要跟她调侃说:“你也不回复我一下?”她准会说:“那《墨梅图》上不是写着‘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吗?”其实这位朋友细致贴心,虽然不回应我的抒情话语,但会直接关心我的睡眠和饮食状况。有一次我们跟一位声望很高的长辈见面,大家都专心聆听他在其专业领域富有启发性的见解,她却默默地找人修好了老人轮椅上刚刚出了问题的一个转轮。
人与人的相处,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正因为如此,世界才有趣而让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