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9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无障碍救助通道开通上线

日期:08-16
字号:
版面:第12版:服务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生火灾时,大家第一时间会想到拨打119进行报警,但听力言语障碍人士等特殊人群,遇到火灾或紧急危难情形时,往往无法满足呼救需求。

  为做好听力言语障碍人士119报警服务工作,打通特殊群体报警服务“最后一公里”,天津市消防救援总队指挥中心多次与市检察院、市聋人协会进行沟通与交流。针对听力言语障碍市民,依托微信报警小程序设置了专属报警通道。听力言语障碍市民在遭遇突发事件时,无需拨打119报警电话,只需要通过手机登录小程序,就能快捷输入并提交文字、图像、视频等报警信息至消防救援部门,切实解决了特殊群体在紧急情况下报警求助的难题。

  目前,市民朋友可以使用微信搜索“天津119”报警小程序,通过“自助报警”模块即可实现快速报警,听力言语障碍市民可以通过“听力言语障碍人士专用通道”进行“无声”报警。针对后续需要进一步了解的现场情况,119将为报警人发送短信交流链接,报警人通过点击短信链接可以快速传送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的现场情况,确保相关信息准确、全面。

  如何高效报警

  不管是119电话报警,还是微信小程序报警,首先要做到正确报警。遇到突发情况尤其是火灾时,如何在报警中快速高效地提供有用信息呢?

  1.报警时要保持镇定,不要惊慌,保证自身安全,远离火源。

  2.报警时要说明详细地址,最好包括区县、街道、小区名称、门牌号码、几楼几户等信息。

  3.报警时还应说明是否有人员被困及起火物质,告知接警员被困人员数量、被困位置,起火的是什么物品,现场火势如何。

  4.报警人应留下姓名及电话号码,以便消防部门后续跟进,了解现场火情变化情况。

  特别提醒

  消防部门提醒市民,谎报警情浪费消防救援资源,是违法行为,市民切勿因好玩、好奇随意使用“天津119”报警微信小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十二条第三项规定:谎报火警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项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以下罚款。

  记者 常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