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9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小猪打腻

日期:08-15
字号:
版面:第19版:副刊津沽       上一篇    下一篇

  “小猪打腻”是旧时津郊周边一种农家饭的名字。

  白俄大婶儿上有一位八十多岁的大公公——胡子大爷,还有一个不满周岁和一个刚刚两岁多的孩子。面对一日三餐棒子面饽饽就咸菜的日子,这一老两小实在难以下咽。如何加强营养,使全家爱吃,是白俄大婶儿一直思考的问题。于是,白俄大婶儿想起了“小猪打腻”。

  买两毛钱的羊肉,多剁白菜,包饺子,一次包五十多个,这算是奢侈了。饺子先煮熟,然后再熬棒(米查)粥。那年头儿的棒(米查)粥熬熟后呈金黄色,上面一层油皮儿,散发着浓浓的玉米香。将事先煮熟的饺子放入棒(米查)粥中,恰似小猪崽儿在粥里打腻,十分形象。吃起来更是有滋有味,羊肉的醇香,棒(米查)的清香,交织在一起,在那年头儿算是美味佳肴了。

  给胡子大爷先盛上五个,饺子要有嚼劲;而小孩儿粥里的饺子要特意煮破,饺子味儿深度融入棒(米查)粥里,变为一种复合的味道,增加了小孩的食欲,从而多吃好长身体。

  白俄大婶儿除用棒(米查)熬粥,有时也用高粱面。其实高粱去皮磨面就是秫米面,是很好的熬粥材料,再用细箩筛过,熬出来的粥黏黏糊糊的,呈枣红色,更易消化。而用高粱面做“小猪打腻”,则有另一种风味。

  在那个经济拮据,物资匮乏的年代,农妇面对一家老小,怎么才能让他们吃好、有营养,想了很多办法。白俄大婶儿的孩子,都是吃 “小猪打腻”长起来的,如今回忆起来都是满满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