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位名角的戏,他在唱完快板,转到有难度的嘎调时,嗓音“呲花”了,台下哄笑声起,有人喊了刺耳的倒好。表演失误是舞台常事,好多演员包括大师都难以幸免,而观众不管台上站的是谁,喊倒好是一贯态度。
但这次不同。被叫倒好后,这位演员面色从容,毫不慌乱,有条不紊地唱完最后一句,颇显其平时之韵味,剧场平静下来。然后,他开始表演耍刀的做工,接着是表现惊马的颤抖动作,表演惟妙惟肖,哪儿是人在演马,分明是有一匹真马在台上挣扎。瞬间掌声雷动,喝彩声此起彼伏。倒好与喝彩之间,不过间隔了几分钟,这位演员经历了冰火两重天。
无疑,这位演员演技非凡,虽有失误,但有真功托底,迅速挽回了败局。但我想说的不是演员,而是被观众感动了——观众太可爱了,就像小孩子,不开心了说哭就哭,一块糖递过去,立刻破涕为笑。对演员的态度,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既严厉对待失误,该赞美时又毫不吝惜。
如果人生也是一场戏,人站在舞台上,我们面临的不也是这样的观众吗?
我年轻的时候,有过一次严重失误,受了不少白眼,还挨了处分,在竞争激烈的职场,兢兢业业,不出差错,也不一定崭露头角,何况我还犯了错误呢?我觉得自己这辈子算完了,有了这个污点,永无出头之日了。但没想到,不过一两年时间,由于在专业领域的特长,使我再次风光无两,虽然我没想以此挽回什么,只觉得这是我做事的本分。然而,好像领导并没把我的“前科”放在心上,同事也没有透过有色眼镜看我,一致认为我有在重要岗位担纲的能力——我竟然得到了提拔,成为单位最年轻的中层。那时,我也很感动,并非为自己从哪跌倒从哪爬起来的做法感动,而是感动于我身处一个充满善意的“剧场”——喊“倒好”的与“喝彩”之人,都是同一拨观众。
生活中,我们每每遇到挫折,除了认为下不来台,更会怀疑从此被“倒好”包围,任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挽回什么了,然后自暴自弃,一蹶不振。在友情方面尤其如此,常听人说,人是记仇的动物,关系出现裂痕便无法弥补,弥补了,也是面和心不和。说实话,我为此失去过不少朋友,因为一次误会,一次伤害或被伤害,我就觉得难以再破镜重圆,便索性放弃了友谊。
几年前,我和一位多年的好友产生嫌隙,疏远了近两年,最近因他家中有难,又有了交集,可以说,我以极度的真诚、尽最大努力,帮他度过了难关,因此我们和好如初,甚至比以前更亲密了。我知道,当初是我伤害了他,而这次我帮他,却并非为博他欢心,想去挽回什么,只是觉得应该帮他,除了那是我力所能及之事,更是我做人的本分。我们和好,也并非面子上的和好,他说他与我和好,也并非出于感激,而是通过这件事,看到了我为人的善意,他也发自内心地以善意回报。我们之间的这段分与合,多像舞台上的倒好与喝彩!
在倒好和喝彩之间,有一块生活留给我们的余地,让我们做出选择——是破罐子破摔,灰溜溜下台,还是处变不惊,演好自己的戏码,塑造一个真实的自己?我想,我始终会选择后者,因为我知道,这个世界是一座充满善意的剧场,台下的观众,会善待每一位认真演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