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9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为什么吃精饲料的战马
没有吃草的野马身体好

日期:08-14
字号:
版面:第23版:文摘       上一篇    下一篇

  (资料图片)甘肃山丹马场。  来源/山丹县委宣传部

  在冷兵器时代,战马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正所谓“有百万之兵,无马以壮军势,而用其胜力于追奔逐北之际,与无兵同”。古代著名的武将里,项羽有乌骓马,吕布有赤兔马,都是日行千里的名马,可见古人对于宝马的推崇。历代王朝也都十分重视马政,竭力培育出优质的战马。

  然而,这些“养尊处优”的战马,与游牧民族散养在草原上的同类对抗时,却并未表现出多少优越之处。例如《史记》中的汉匈之战:汉军精心饲养的战马,在出击匈奴时经常损失惨重,即使在取得漠北之战这样的空前大胜时也不例外,“塞阅官及私马凡十四万匹,而复入塞者不满三万匹”,可见汉军战马的折损率之高。

  这不禁让我们疑惑:人类专为战斗而驯养出来的战马,是否反而还不如散养的野马?

  圈养:从越野车到超跑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产马地之一。早在约五六千年前,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地区就已经出现了驯养的马匹,位居马牛羊猪犬鸡“六畜”之首。随着历史的发展,马匹作为拉动战车的工具,或骑兵的坐骑,被驯化为重要的战争资源——战马。它们与仍旧驰骋在草原上的同类相比,身体条件也发生了变化。

  根据现代运动生理学研究,动物的肌肉纤维类型会根据生存需求发生适应性变化。野马为了在草原上躲避天敌、寻找食物,每天需要奔跑数十公里,这种持续的高强度运动使得它们的肌肉中慢肌纤维比例高达60%以上。慢肌纤维富含线粒体和肌红蛋白,能通过有氧代谢持续供能,让野马在长途奔袭中保持耐力,就像一台装备了“长效发动机”的越野车。

  与散养的野马不同,战马平日以圈养为主,中原王朝为了爱惜马力,增强战马在作战时的爆发力,在平时的军事训练中也不会过多驭驶战马,导致战马的运动量远小于野马。这种饲养方式虽然能使战马维持一个较为强壮的体魄,却也在无意中改变了其肌肉结构,导致快肌纤维比例显著上升。快肌纤维能通过无氧代谢快速爆发力量,适合短距离冲刺,但持续时间短,就像一台装备了“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超跑,爆发力强却耐力不足。

  对于二者的优劣之处,中原王朝有着清醒的认识。例如,西汉大臣晁错在分析汉军与匈奴各自的优缺点时认为,匈奴马匹“上下山阪,出入溪涧,中国之马弗与也”,即在复杂地形作战时,汉朝战马便不如匈奴马匹,反映出二者越野能力的差距。为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先后出兵讨伐乌孙、大宛,将更加优质的“汗血宝马”引入中原,与汉马相交配,繁育后代,提升了汉军战马的品质。

  相比之下,唐高祖李渊的思路有所不同。为对抗“以弓矢为爪牙,以甲胄为常服”且“逐水草为居室,以羊马为军粮”的突厥人,李渊“乃简使能骑射者二千余人,饮食居止,一同突厥。随逐水草,远置斥堠”,完全模仿突厥人的游牧生活习惯,将战马的驯养方式野马化,最终用敌人的方式打败了敌人。

  战马也有富贵病?

  除了骨骼肌肉等身体“硬件”外,战马的“软件”相比野马也有所不同,它们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得了一身“富贵病”。

  为了使战马保持健硕的体形,驯养时所提供的饮食普遍既丰富又精细。一方面,有粟、豆为主的精饲料;另一方面,则是以禾稾和苜蓿等作为粗饲料,搭配起来可谓营养均衡。宋代名将岳飞曾有两匹宝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甚至只以豆类和泉水为食,可见其娇贵。

  然而,“精饲料喂养法”虽然能让战马膘肥体壮,却破坏了它们体内消化系统的平衡。

  除饮食外,过度舒适的生活环境也削弱了战马的免疫系统,使它们更容易患病。早在战国时期,各国在如何为战马提供优越的生活环境这一问题上就已经颇具经验,名将吴起曾对魏武侯道:

  “夫马必安其处所,适其水草,节其饥饱。冬则温厩,夏则凉庑。”

  此后历代无不对战马呵护备至。然而,动物的免疫系统往往需要适度的外界刺激才能保持活力。野马在野外经常接触各种病原体、寄生虫和极端气候,让它们的免疫系统时刻保持警惕,对病毒、寄生虫的抵抗力也大大增强。给战马过度保护,恰好使它们丧失了许多提升免疫能力的机会,反而比“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野马更容易感染疾病。

  此外,战马的心理素质与野马也有差距。野生动物在野外活动,时刻面临生存压力,这种持续的应激状态反而塑造了它们强大的心理适应能力,能让它们在危机中保持冷静,做出更理性的判断。而战马在人类的驯养下,平日过着优越安逸的生活,警惕性、判断力和抗压能力已经大为下降,这在战场上可能意味着致命的危险。如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前秦大军号称有步兵六十余万,骑兵二十七万。两军交战之时,前秦皇帝苻坚与皇弟苻融商议,想趁东晋军队渡河时,以铁骑半渡而击,于是下令大军后退。东晋降将朱序等人趁机散播战败谣言,导致后方军队误以为前线败退,军心涣散,阵型大乱。苻融企图恢复秩序,不料胯下战马在乱军中受惊,将他摔落马下,当场身亡。失去主将的前秦大军彻底崩溃,偌大的前秦也在不久后灭亡。由此可见,战马心理韧性的差异,往往在关键时刻决定成败。

  过度保护和精细化养育,往往会削弱生物的自然本能。战马与野马的对比,或许正是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真正的强大不仅在于身上骨骼的粗壮和肌肉的维度,更在于适应环境的韧性、应对挑战的智慧和持续进化的潜力。而这些从来不是温室所能培育的,只能在风雨中磨砺而成。

  韩靖宇(资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