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9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当经典教会我们看见

日期:08-14
字号:
版面:第19版:副刊读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百年孤独》的开头,是20世纪文学作品中最著名的开头之一:“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小说在这个著名的开头之后,用很长的篇幅,回溯了马孔多的创建史,因此笔者在十几页之后,才读到了关于冰块的具体细节。范晔的译笔带着诗意,为中文读者传达出原作钻石般的光芒:“箱中只有一块巨大的透明物体,里面含有无数针芒,薄暮的光线在其间破碎,化作彩色的星辰。”从未见过冰块的父亲,只好告诉孩子们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

  某种意义上,冰块又何尝不是一种特殊的钻石呢?人们给钻石贴上象征忠贞爱情的标签,“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其实这不过是钻石商设下的消费陷阱。如果真心相爱,则一石一草皆可为誓,如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所歌:“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何必需要昂贵的钻石或黄金呢?如果喜爱钻石璀璨的光芒,随时可从冰箱中取出一方冰块,置于阳光之下,瞬间就有无数星辰闪烁。也许会有人质疑,冰块在阳光之下会消融为水,那可以将之放回冰箱,待其重新凝结为冰——这正说明爱情之变化流动,如鲁迅《伤逝》中所言,需“时时更新,生长,创造”,但其中又有确定不变的某种永恒——这倒更符合生活中真实的爱情样态。

  《百年孤独》带领笔者,将冰块想象为钻石,看见闪烁的星辉。美国诗人玛丽·奥利弗则教笔者学会品尝水。这位以书写自然著称的诗人在《黑水塘》中这样写道:

  雨下了整整一夜

  黑水塘沸腾的水平静下来。

  我掬了一捧。慢慢

  饮下。它的味道

  像石头,叶子,火。它把寒冷

  灌进我体内,惊醒了骨头。我听见它们

  在我身体深处,窃窃私语

  哦,这转瞬即逝的美妙之物

  究竟是什么?

  奥利弗对水的描写也惊醒了笔者,原来笔者每天都错过了这样的美妙之物。这首诗的译者倪志娟提醒读者:结尾的疑问句是一种邀请,诗人以此问题激发读者的好奇,让读者采取同样的行动,和她一起进入那种空灵、圆满和美妙,哪怕只是瞬间。

  于是笔者邀请一群少年共读这首诗。其中一位当即以诗和之:“我向天空讨了一杯水,天空从浩瀚中滴下一场雨,化作待客的茶。茶叶呢,是纷飞的枝叶,迸出夏之芳香。我向天空讨了杯水,天空邀我升入它蓝色的湖。我舀起一杯水,同身旁的月,轻轻碰了杯。”与原诗相比,这首诗当然还有不小的距离,但其想象力与所包含的广阔空间,都回应了那个一起进入“空灵、圆满和美妙”的邀请。

  回到《百年孤独》,书中还有一个许多读者熟知和喜爱的场景——美人儿蕾梅黛丝升天。作者为这位美得超凡脱俗的姑娘安排了一个最合适的结局:她变得极其苍白,几近透明,而后,她向人们挥手告别,“身边鼓荡放光的床单和她一起冉冉上升,和她一起离开金龟子和大丽花的空间,和她一起穿过下午四点结束时的空间,和她一起永远消失在连飞得最高的回忆之鸟也无法企及的高邈空间”。评论家们赋予这个场景众多深刻的象征意义,而笔者只是随着这些文字一起高飞,飞越这个平常的下午,进入一个美丽纯洁的幻梦。从梦中醒来,笔者自小小的窗口往下望去,一楼的院子里,两条开满鲜花的床单正乘风高高飞扬。会有一个美人儿乘着它们消失在洁白的云朵之上吗?

  经典的文学作品,提升我们体验和想象的能力,拓展我们的经验世界,甚至带我们进入超越日常经验的世界,让我们在冰里看见星辉,在水里尝到火,只要拥有一条床单,就可以造就一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