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风波真假难辨
婚姻困境还是流量剧本?
日期:08-14
一颗鸡蛋引发的家庭冲突,连日来在网上持续发酵。8月2日,一名女子发布了一段长达17分钟的家庭监控录像。视频中,饭桌上一名男子反复质问“我的鸡蛋呢”?其妻子回应称被桌上两个孩子“一人吃了一个”。男子持续抱怨后,妻子情绪崩溃,掀翻碗筷尖叫“都别吃了”,随即离开。女子在配文中称吃鸡蛋的是其侄子。她控诉自己长期遭受丈夫的冷暴力和殴打,并称冲突后更被衣架殴打致腿部瘀青。她还透露了自己因“恋爱脑”远嫁四川山区、未婚先孕且未办婚礼的困境。女子表示,已返回广东老家,并正在准备离婚事宜。
视频中丈夫近乎偏执的追问、妻子歇斯底里的崩溃、孩子惊恐的哭声,深深触动了大众对疑似家暴问题的敏感神经。然而,质疑这是精心编排“剧本”的声音也随之而来。如果是为自保安装监控,为何优先公开争吵片段而非家暴瘀青的直接证据?完整版视频设置付费门槛是否合理?冲突后立即开直播却为何不报警验伤?8月10日,一个自称是丈夫的账号发布道歉信,同意离婚,但将妻子的抑郁归结为“自身原因”,配图中晚餐的六只大虾更被网友解读为暗含挑衅。女子娘家所在地广东佛山市妇联回应称,事发后第一时间尝试通过私信联系当事人,但因该账号“涉及违反社区规定”未能成功。对于是否“剧本”的疑问,工作人员表示“暂时不便透露”,“还是要等最终的调查结果”,体现了官方在事件真伪未明前的审慎态度。
这场由鸡蛋引爆的家庭风波,已演变成一场全网围观的“罗生门”,建立公安、网信等部门联动的快速核查机制迫在眉睫。无论是造假摆拍还是真施暴,都必须付出相应的法律代价。若家暴属实,必须依法严惩施害者,切实救助受害者;若查实为摆拍造假,则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追究责任,对获利巨大者,更应考虑适用诈骗罪予以打击。
无论真相如何,公共讨论不应迷失方向。须知,一旦家庭纠纷沦为博取流量的连续剧,会陷入可怕的“狼来了”困境。那些真正在沉默中忍受暴力、亟待救助的人,可能会因铺天盖地的猜疑而失去宝贵的救助通道。因此,平台方的审核责任必须强化。对标注“家暴”“离婚”等敏感标签的内容应强制介入人工审核,关闭分段付费功能;对涉及未成年人出镜的争议性视频,须建立及时下架机制,特别要严防利用家庭矛盾、尤其是未成年人作为道具牟利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