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市政府今年初决定实施2025年20项民心工程,大半年时间已经过去,各项民心工程进展如何?后续将如何推进?本期《百姓问政》关注市城管委承担的民心工程项目。
按照今年市民心工程计划,要建设柳林公园(三期)和设计公园(一期),新建口袋公园64个,提升口袋公园16个,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进园”。市城管委园林绿化建设处介绍,目前,柳林公园(三期)和设计公园(一期)正在进行管线配套建设,整体进度已经完成80%,预计年内建成开放;提升改造80个口袋公园的任务,已经完成了70个,剩余的10个也已经进入收尾阶段,后续将加紧推进。口袋公园具有小巧灵活、贴近居民的特点,自2021年开始,本市持续因地制宜开展建设,如今,已经建成260个各具特色的口袋公园。
提升改造路灯设施,今年首次被纳入民心工程,在市内六区及环城四区的道路、桥梁和小区等处,对路灯缺失或建设不完善的43个点位,进行提升改造,减少城市照明“暗点”“盲区”。目前,这43处路灯设施已经全部完成提升改造,涉及33条道路、9座桥梁和1个小区,加装了264基灯杆和527套照明灯具。建好更要管好,市城管委建立了巡查、反馈、整改、复验的闭环管理新模式,将路灯分区划片,明确责任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设施完好率达到96%以上,亮灯率达到98%以上。
从2020年开始,本市持续将停车设施建设纳入民心工程,今年要建成5000个公共停车泊位,缓解群众“停车难”问题。市城管委道路巡查处介绍,已经推动12个区,完成了22处停车场的建设,新增5120个公共停车泊位,着重解决群众在就医、接送孩子上下学、地铁换乘和娱乐商贸区的“停车难”问题。
《百姓问政》每周四20:30在天津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津云客户端播出。
记者 信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