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吴玉如先生写了一首长诗,题为《哭邓散木》。吴老的这件作品隐含了一个“相知何必曾相见”的动人故事。
邓散木,原名铁,生于1898年,上海人,书法家、篆刻家。早年师从萧退庵学习书法,后从赵古泥学习篆刻。曾多次举办金石、书画展。其崛起于文坛后,社会上出现不少署名“铁”的书法、篆刻冒牌货,邓决定立号“粪翁”,以明于世。他住上海山海关路懋益里,将其居室名为“厕简楼”。开个人书法篆刻展,竟将上厕所用的手纸制成请帖。
吴玉如与邓散木相识是在上世纪50年代,两人之间互有耳闻,相知有素,交谊甚笃,却分处京津两地,始终未曾谋面。他俩结交,其“介绍人”是吴的弟子哈佩(墨农)。为吴、邓传递讯息、信件的,是经常往来于京津之间的哈佩和邓的弟子华非。
1960年邓散木左足血管堵塞,最后不得不被截去。1963年,邓散木因病去世。噩耗传来,吴玉如悲痛至极,挥笔写下《哭邓散木》一诗。诗中有言:“老泪未轻弹,弹泪今为谁。言念散木翁,中肠为之摧。实无一面缘,何乃痛如思。人生念知己,悔一失难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