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臂起落、机械轰鸣80个昼夜后,天津市首个开工建设的保障性住房项目——天津轨道交通集团所属资源公司丽水苑二期工地传来捷报,深达9.5米、总量约10万立方米的土方开挖工程比原计划整整提前了两个月告捷。
独创“双保险”机制
深基坑开挖,安全是第一要求。在建设过程中,丽水苑二期项目亮出了“硬招”:建设方和施工方分别聘请了第三方专业监测团队,两双监测“眼睛”24小时不眨,用精密仪器死死盯着基坑每一丝变形和支撑结构的应力变化,数据稍有风吹草动,监测频率立刻加密。这种“双重校验、交叉盯防”的模式,让安全隐患无处遁形,确保了整个深基坑施工全程平平安安,没出任何闪失。
内外夹击“水老虎”
“七下八上”,正是汛期,雨水成了施工最大的麻烦。项目部没蛮干,布下了“天罗地网”。在作业区外围,一道道截水沟、排水沟把地表水统统拦截、引走,坚决不让一滴雨水倒灌进基坑。在基坑底部,集水井和纵横交错的排水盲沟构成高效网络,坑里稍有点积水,立马被“吸走”、排干净。这套组合拳打下来,硬是让10万方的作业面在雨季里始终保持干爽,开挖效率一点没耽误。
“汛期”里抢时间
天津的夏天,暴雨说来就来。项目部构建并完善了动态应急管理体系,练就了“快速反应”硬功夫:气象台刚挂预警,应急小组立刻进入战斗状态,应急预案马上进入临启状态。大雨暴雨预警一响,现场开挖立马暂停、防护体系火速加固、人员设备有序撤离,一气呵成。仓库里防水布储备充足,眨眼工夫就能把大片作业面和关键边坡盖得严严实实。抽水泵、发电机、应急灯、专业抢险队,全天候待命,随时能冲上去。
连续奋战不松懈
“民生工程,老百姓等不起啊!”项目负责人语气坚定。这八十天,挖掘机、土方车连轴转,工人倒着干,一刻不敢松懈,管理团队每天复盘,今天挖了多少土、排了多少水、监测数据咋样?发现问题就连夜调整方案。就是靠着这股子不眠不休的拼劲和精细到每天的较真劲儿,项目团队硬是把140天工期的工序提前60天啃了下来。他们用实践证明了,安全有“双保险”时刻盯着,才能万无一失;雨季施工,有科学法子,照样能干得又快又好;应急响应够快够硬,就能跑赢恶劣天气。
民生工程就得拿出这种拼命的劲头来干。这实实在在的“80天速度”,给期待保障房的天津老百姓吃了颗“定心丸”,也给公司在复杂环境下抢建民生工程蹚出了一条可实现、可复制的实干路子。接下来,这支队伍将继续铆足劲,为早日实现百姓的“安居梦”冲锋,为推动城市建设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记者 李文博
图片由轨道交通集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