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0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当心网游诈骗盯上孩子

日期:08-12
字号:
版面:第20版:专刊       上一篇    下一篇

  暑假在家,不少孩子玩起了网络游戏,一些不法分子就盯上了这个涉世未深的群体。“收购账号”“急购装备”“打折出售道具”甚至威胁、恐吓,都成了不法分子常用的诈骗手段。近日,金融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交易要选择正规平台,注意保护个人信息,转账前要先核实对方身份,避免上当受骗。

  未成年人王某在使用家长手机玩网络游戏时,接收了游戏界面推送的短信和图片,对方对其进行威胁、恐吓,称其侵害了网络游戏方的权益,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扫码进入对方指定的群协商处理,否则将进行诉讼并拘留其父母,且进行大额罚款。王某扫码进入对方指定群聊后,对方通过视频聊天方式,远程遥控王某操作家长手机进行转账后,立即删除银行账户变动的短信通知,并要求其向家长保密。次日,王某的家长发现账户余额不足,前往银行进行查询,银行工作人员查明具体原因,联系反诈中心进行处置,并对相关账户进行保护性止付。

  此外,不法分子还可能在游戏交易平台、QQ群、社交论坛等处发布信息,用“高价收购账号”“稀有装备急购”“超低折出售道具”等为幌子吸引孩子关注,引导孩子登录其指定的虚假交易平台,模拟真实交易流程,通过后台技术生成“资金已到账”“交易完成”等虚假提示,有的甚至还会伪造“用户评价”,迷惑孩子认为交易已经完成。但当孩子尝试提现时,“平台”又以“缴纳交易手续费”“银行卡信息填写错误导致账户冻结”“需充值等额资金解冻”等为由,要求孩子向指定账户转账。若孩子按要求操作,不法分子又会以“解冻流程失败”“资金被冻结需二次验证”等借口继续诱导转账。

  金融监管部门提示消费者,警惕不法分子暑期针对学生进行的诈骗行为,避免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第一,要提高防范意识。不要轻信各类网络渠道中的非官方交易信息,游戏充值或其他交易应选择正规平台,避免私下交易。关注官方渠道发布的权威信息,了解常见的诈骗手段,提高自身的风险识别能力。

  第二,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在互联网或线下泄露个人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家庭住址等重要信息。不随意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不扫描可疑的二维码,避免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获取。

  第三,谨慎转账汇款。凡是涉及金钱交易的,要谨慎对待。在转账汇款前,要仔细核实对方的身份和信息,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操作。如果遇到可疑情况,应及时停止转账,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第四,加强沟通交流。家长要与子女保持良好沟通,为子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如遇可疑情况,学生要及时联系家长,防止遭受损失。记者 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