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0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南京照相馆》导演申奥: 让历史真相被更多人知道

日期:08-12
字号:
版面:第13版:文娱       上一篇    下一篇

  由申奥执导,刘昊然、王传君、高叶和王骁领衔主演的电影《南京照相馆》正在热映。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影片票房已经突破22亿,成为中国影史暑期档票房最高的历史片。观众在这部电影中看到了历史的真相,也看到了小人物的人性光辉。无论是在电影路演还是在接受采访时,导演兼编剧申奥都在不断回应自己的创作初衷和电影细节。他说:“电影不只是娱乐产品,更是传播社会价值、传递正能量的工具,这段历史的真相需要被世界上更多的人知道。”

  每件道具都有故事 真遗书写进了电影

  电影《南京照相馆》聚焦于一群在吉祥照相馆避难的普通人,刻画了他们在战争至暗时刻的心理蜕变与抗争:日军视屠杀为“荣耀”拍照记录,还逼迫他们冲洗这些照片。暗房中,一张张记录着同胞罹难的照片在显影液中浮现,巨大的负罪感将他们笼罩。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这群小人物做出生死抉择——舍弃自身安危,成为留存日军屠城照片底片的勇士,化作这段幽暗历史中的微光。

  谈及创作初衷时,导演申奥表示:“希望能通过‘照相馆’这个细微切口,以小见大。”他选择用几个生活于南京的普通人在大屠杀期间的遭遇串联故事,通过他们冲印底片的过程,展现罪证曝光的历程,把观众熟悉的历史通过少见的视角,鲜活地呈现在大银幕上。

  该片中的一幕幕场景,一件件道具都有历史的痕迹可循,可谓是“对历史影像的像素级还原”。制作特辑中,大量历史照片与电影画面一一对比,尤其是1:1复刻了日军粉饰侵略的“亲善照”,以此揭露日军侵略的阴谋。申奥感慨:“照片本身是记录美好瞬间的,是人性的寄托,但在日本攻陷南京后,它却成了宣传的武器和炫耀的工具。”这种从“记录美好”到“沦为凶器”的转变,正是影片以影像直击历史真相的关键。

  电影中的吉祥照相馆坐落在南京地标贡院街上,申奥解释:“当年这条街几乎囊括了南京人的一生——毕业、结婚、生子、工作,每个重要时刻都会在这儿留下一张照片。这条街、这家照相馆,就是南京人一生的缩影。”

  电影中所有照片均以尊重史料为前提,申奥介绍:“真实历史远比电影呈现更残酷。周游饰演的宋班长最后砸向日本人的城墙砖,我们是复刻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藏品。”每一处细节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以南京话演绎南京故事,最大程度还原地域特色,甚至许多台词被演绎出的效果远超预期;片中宋班长的遗书感动无数观众,其内容正是参考了当年烈士真实遗书的语句。

  观众视角带入创作

  电影并非都是隐喻和谜题

  对于创作和电影的关系,申奥称自己是“忠实的电影观众”,创作时总会代入观众视角来考量。《南京照相馆》的主创们都是相识多年的老友,这种深厚的默契和共同的信念让大家能够迅速进入角色,融入1937年的时代背景。比如演员高叶为塑造角色,仔细研读导演提供的历史资料,观察当时南京百姓的真实状态,将这份沉痛的情绪融入表演。

  随着电影热映,许多观众自发展开多维度解读。在电影路演中,有观众针对影片细节向导演提问——刘昊然饰演的阿昌被伊藤用枪指着的时候,是否已经从相框反光里看到了?申奥回应,阿昌确实是看到了,并且指出电影这一情景的模糊设计是想让观众有更多想象空间。

  被问及英文片名“Dead To Rights”的含义时,申奥表示,英文片名翻译过来是“证据确凿、铁证如山”的意思。罪行无法掩盖,真相终将大白于天下,传递出一种捍卫历史真相的力量感。

  而面对一些被“过度解读”的细节,申奥表示:“感谢大家因喜爱作品而产生的独特理解,但这部电影并非充满隐喻和谜题,而是力求客观呈现历史真相。如果能激发观众进一步了解那段历史,那么创作的意义就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天津劝业场跻身

  “大好河山”名场面

  影片中,“照相馆一家人”在分离之前,怀着将底片送出去的决心,拍下一组“大好河山”合影,其中包括了北平的故宫,杭州的西湖等,天津观众也在其中发现了熟悉的劝业场,大家合影背景中的劝业场街道繁华、车水马龙。作为1928年落成的中国商业模式先驱,劝业场是中国近代商业和建筑师上的里程碑,因此出现在“大好河山”的“点位”中理所当然。

  在片中出演翻译王广海的王传君回忆起拍摄“大好河山”合影时,泪流满面,他为角色“走错路”深感惋惜:“希望未来永远不会再有这样的人。”小演员杨恩又向申奥导演提议,想用笑容展现角色对祖国大好河山的骄傲和自豪,并得到了允许,因此全家福中只有她扮演的小金露出了充满希望的微笑。

  记者 王轶斐 图片由片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