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不要变得麻木(3)
对“不配得感”说再见
我希望,正在阅读此书的你行动起来——对潜意识里的 “不配得感”说再见。
什么是“不配得感”?就是想谈恋爱,但是遇到比自己条件好的异性就会自动保持距离。这就是很明显的不配得感,而隐性的不配得感更多,它们甚至悄然改变着你的生活。
有很多女孩都有不配得感。收入不高的女孩不敢穿漂亮的衣服,别人的一句“骑电动车的穿得跟开豪华轿车似的”会令她羞愧难当,“自觉”选择一些质感不好的服饰;身材不够好的女孩,穿着往往都非常朴素,她们潜意识里会觉得漂亮的衣服是给漂亮的人准备的。做出这种选择,可能她们自己都未必知道是为什么。
如果不能察觉自己的不配得感,并且去抵制它,就会一直被它支配。
不要把审美归于上流社会,无须强调“我们这种家庭,用不着这个”“我们这些工薪阶层,能吃饱就可以了”,更不要无视自己的审美力。
爱旅游,会攒钱出去玩,欣赏美景,品味美食,即使被人说“穷嘚瑟”,也不妨一笑了之。惧怕他人评价,只会影响你体验生活,其实选择权真真切切地在你手上,不要舍弃生活中的美好。
留心处,感受“小确幸”
小时候的我们都天真烂漫,看到一只五彩斑斓的蝴蝶会一直追,一直追;上课时,总是觉得老师用彩色粉笔写的字比白色粉笔写出来的更好看,下课后也不舍得擦掉;放学走在田间的小路上,看到一朵漂亮的小花总会蹲下来闻一闻。
可现在,很少有人会看着街边的树木、路边的小花、天上的白云发呆走神了,仿佛大家都在匆匆忙忙地去做“有用的事情”。于是,我们学会了“凑合”,凑合着工作,凑合着吃饭,凑合着谈恋爱,甚至凑合着过每一天……
想改变麻木的现状,就先从留意你身边的小美好开始吧。美并不一定非要波澜壮阔,也可以是细腻绵长。
三五好友聚在一起,是一种美;看茶叶在水中慢慢舒展,是一种美;笑看小孩子的脸上涂满色彩,也是一种美……种种美组合起来,就成了美好图景。
一时感知不到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让这种状态演变成常态。
不要着急,慢慢改变,从食之有味、触之有感开始,留心处,就可能有“小确幸”。
生活里有美,我们要认真生活。
北京日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