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0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愚溪”水畔话柳公

日期:08-11
字号:
版面:第13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去湖南永州采风寻古,不能不想起柳公。而寻觅柳公——柳宗元的圣踪贤迹,又不能不谈到“愚溪”。

  柳宗元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也是一位伟大的进步思想家。他在21岁时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后来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他遭受守旧派排挤,被贬为永州司马,之后又迁任柳州刺史,最终在柳州任上逝世。

  柳宗元33岁时到永州任职,在此一住就是十年。永州当年在唐代属边远地区,人烟稀少,生产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但此地山川秀美,风光奇异,自然景色远胜中原。柳宗元因永贞革新失败而遭贬谪,却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极大成功。其大部分作品均诞生于被贬后,尤其是在永州的十年期间。

  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作为中国古代游记散文的典范,以永州山水为描写对象,其中多次提及“愚溪”(原名染溪、冉水、冉溪)。如《始得西山宴游记》中“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钴鉧潭记》中“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袁家渴记》中“由冉溪西南水行十里,山水之可取者五……”而《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等其他篇章,同样以愚溪流域的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复杂情感。

  其实,“愚溪”只不过是一条不足百里、发源于永州西山而东入潇水的小小支流,至今在一般地图上甚至难觅踪迹。然而正是这条不起眼的小溪,因柳宗元特殊的贬谪经历及其创作的传世佳作而名垂青史。

  柳宗元贬谪永州后,因政治失意而自嘲为“愚者”,遂将常游的溪流更名为“愚溪”。据其《愚溪诗序》记载,此溪原有“冉溪”“染溪”等名,或因其地曾居冉氏,或因溪水可染物得名。柳宗元因“愚钝获罪”,被贬谪到潇水之畔。他喜爱溪边景色,便“寻得风景最优美之处安家定居”。又感溪水“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即溪水无益于世的特性与自身遭遇相似),于是将溪水改名为“愚溪”以自我比况。

  “智者乐水”本是儒家传统观念,水通常象征着智慧与灵动,然而柳宗元却将这条溪水命名为“愚溪”,并以溪水自喻。一方面阐明了柳公以“愚”自谦、大智若愚的精神境界,另一方面,也抒发了他对当时朝廷政治黑暗、是非颠倒、忠良受欺的悲愤之情。

  柳公不仅是以山水散文著称的文学大家,更是一位心系苍生、忧国忧民的思想者。他创作的《封建论》《捕蛇者说》《黔之驴》等名篇,无不体现着对底层百姓的深切关怀和鲜明的政治立场。在“愚溪”之畔写就的《送薛存义序》中,他更留下“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的警世箴言,这一为官之道的论述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千年之后,“愚溪”之水仍在流淌。驻足溪边,我仿佛能看见那位从历史长河中走来的圣贤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