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0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公园更名来自民众呼声

日期:08-08
字号:
版面:第19版:副刊津沽       上一篇    下一篇

  《河北区志》称:“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来津至园演讲,改称‘天津中山公园’”。但通过查阅当时的报纸,这种说法值得推敲。

  1924年以来,由于军阀驻军占用河北公园(中山公园曾用名,下同),致使市民缺少了一个游憩之处。1928年北伐成功后,恢复河北公园成为市民的呼声。

  同年7月14日,天津《大公报·小公园》刊登一篇署名高风的《小建议》:“当此为民众解放的革命军下的新天津,何妨就把它改为‘中山公园’,还诸民享呢?”直到1928年10月,当局提出“改河北公园为中山公园,请市政府拨款修葺”,但这只是停留在建议之上。真正实施起来,又经历一段时间。可见,“河北公园改为中山公园”是来自民众的呼声。

  1929年3月,天津市工务局制定维修规划,重新修筑公园墙围及亭池,约需要三万元左右。3月7日,“议决于十一日前将中山公园修改竣事。门前均须刷新,标明‘中山公园’”。由于河北公园的管理由公园董事会负责,还须得到他们的认可。

  1929年3月11日《庸报》刊登消息《河北公园改中山公园,昨日董事会开会议决》记载:“3月10日上午,河北公园董事会借河北娄鲁青宅召开常务会议……于12时开会,由王静庵主席提议河北公园应改中山公园,议决通过,即日将大门牌匾照议改换。”可见,确切的更名时间应是1929年3月10日,更名是河北公园董事会常务会议的决定,并且即日将公园大门牌匾更换。

  据天津《大公报》1929年3月11日《中山公园今日可修理完竣》载:“……纪念筹备大会,议决改河北公园为中山公园后,连日以来,已着手修理。刻门前已一律刷新,园内小亭及土山、水池等亦正在粉饰。植树地点亦挖掘妥当,今日当可竣工。多年颓废之荒场,形将一变而为葱茏蓊蔚之所矣。”可见,3月11日公园更名同时,进行了简单的修饰。

  根据纪念大会筹委会的安排,除举行纪念公祭活动外,还在更名后的中山公园举行植树典礼活动。准备在土山亭上树一块横匾,名曰“中山林”。“亭下植树,树木编成字形或三角形、四方形。候绘成图案,由市府核办。修亭工及植树图样布置,由工务局负责。购树秧,由特别三区负责”。

  1929年3月12日,纪念大会举行,到会各界代表及市民两千余人。散会后,各界人士在中山公园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