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0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客居深山

日期:08-08
字号:
版面:第18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二十九、大地上世袭(2)

  杉木有十几根,刨了皮,横堆着,长出了菌类。菌小朵小朵,枯白色。一条半米宽的小路,出了村头,便去向不明。村边有数块菜地,种了白菜、菠菜、芥菜、白萝卜、荠菜、葱、大蒜、韭。菜地用竹篱笆围着,菜葱绿。菜地之下便是斜缓的荒坡,长着刚竹、箬竹、野茶、杜鹃和鹅肠草、马齿苋、紫花地丁。带我进村的人,便是程锡源。他说,外地人很难找到下河的路。路藏在刚竹林里。是他用刀劈出来的。

  2002年冬,来自南昌的摄影家在渡头村发现了中华秋沙鸭,常年在浙江做手艺的程锡源,便在每年的11月初回到石枧,等候中华秋沙鸭的到来。他买来望远镜,每天来到河边巡查。鸳鸯第一批来到,随后是绿翅鸭、斑嘴鸭,到了下旬,中华秋沙鸭神不知鬼不觉来了。他详细地记录时间、羽数、种类。他是鸟类行踪知情者和追随者。越冬候鸟北迁了,他又带着物什去浙江做手艺。他是生活的候鸟,在异乡觅食。

  刚竹林里的小路,仅容一双脚。太窄了,婆娑的竹杪往路中间斜弯,形成了人高的窝棚。竹茬倒竖,很戮脚。山腰之上,鹅掌楸或山乌桕从阔叶林倒悬而出,黄如染布。长源溪从斜深的山谷循林而出,在石拱桥前注入星江。一口水潭锅底状,清澈见底,波氏吻鰕虎鱼贴在潭底,扇尾摇鳍,令我想起阮籍。每年汛期,有钓客来渡头,坐在石拱桥上钓溪鱼,一根钓竿每天可钓数十斤马口、宽鳍鱲、白鲦、翘嘴鲌、棒花鱼。这让我神往。用程锡源的话说,鱼拥挤在长源溪出水口,往上斗水。走了一里多山路,才下到河边。十二个鸟类摄影家躲在遮阳布搭起的鸟点,拍水鸟。我也去看他们拍摄,从镜头里,可以清晰看见百米之外的水面,中华秋沙鸭成双成对出游、嬉戏、啄鱼、争食。青头潜鸭与绿翅鸭、斑嘴鸭混杂在一起,在深潭潜游、抖翅。

  事实上,到了(隐身)河边的樟树林,看到了辽阔的河面,就知道这段河流,是鱼类、鸟类和(鼬科、猫科)哺乳动物的栖息胜地。星江筑坝,拦截蓄水,到了冬季,江水羸弱但潺湲不息,一滩一滩的青灰色砾石(石灰岩)裸露出来,岩石的凹槽注入了水流,涓涓细细,回旋之处,有了深达数米的水潭。无水可斗的鱼,在水潭里作逍遥游。高处水面的石滩,长起了矮芦苇、白芒、知风草。两边的河岸被香樟树、木荷、黄山松、枫香树等高大乔木统领。鸭科鸟类在高树上夜宿,在草丛休息,以鱼虾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