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0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千亿底盘锻造经济强区
科创枢纽绘就活力新城

日期:08-08
字号:
版面:第07版:专题       上一篇    下一篇

  天开高教科创园西青园

  天津鹏瑞利国际医疗健康城

  杨柳青古镇

  当经纬恒润的智能控制器驱动国产汽车驶向全球,当天开西青园内智慧的火花点燃产业星火,当天津南站商务区与杨柳青千年古镇古今辉映,西青区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正以澎湃动能改写着区域发展故事,一组组亮眼的经济数据背后,是政府精准施策与企业创新发展的同频共振。2025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6%,产业项目投资到位额同比增长16.7%,多项指标位居全市前列,西青区再次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在这份成绩单背后,是传统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突破、消费能级提升的协同发力。

  智造升级 千亿底盘激发产业新动能

  7月28日,随着一台深黑色物理区域控制器(ZCU)在经纬恒润智能装备生产线上完成最终检测,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标志着企业自主研发的ZCU产品累计产量突破百万件大关。作为智能网联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中的关键部件,这一里程碑彰显出中国汽车电子产业的技术实力。

  “百万量级交付是技术成熟与市场信赖的最佳证明。”天津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副厂长李新表示,该物理区域控制单元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现已率先搭载小米、吉利等车型并成功量产,实现了从技术引领到商业落地的全面领跑。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最新数据显示,经纬恒润作为ZCU自主研发配套供应商,以18.07%的市场份额位居国产第一。

  这样的智能化转型成效,正是西青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近年来,西青区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推动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动能引领作用更为凸显。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工信部认定的“隐形冠军”企业,天津市德安特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推出国内首台千万分之一克精度的超微量分析天平,一举打破欧洲品牌对高端天平市场的垄断。企业上半年斩获订单8000台,实现销售额1200万。

  像这样的全国首台(套)产品,在西青区并不少见,奥瑞工业设计研发我国首台可移动智能干选设备;通洁高压泵制造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动态金属间隙密封技术打破高压力泵领域技术壁垒;华宁电子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煤矿井下通讯控制系统实现国产替代;福莱迪科技研发的柔性屏贴附生产装备在国内高端市场占有率超60%……

  这些王牌产品“卡脖子”技术的突破,生动展现了西青区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成果。西青区工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区规模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809亿元,同比增长6.4%,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全区规模以上制造业实现产值756.6亿元。这些亮眼数字的背后,是西青区对于科技创新和产业焕新的持续推动。近年来,西青区加快构建“1+3+3”现代工业产业体系,针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开展“一对一”帮扶指导,今年上半年新增入库“规上”工业企业50家。

  科创高地 天开种子结出产业硕果

  天开西青园的生物医药创新中心,一瓶源自竹子的纳米纤维素保鲜剂,竟让榴莲保鲜期从3天延长至17天!中科纳美凭借这项通过美国FDA认证的“黑科技”,成功解决跨境运输难题,助力1000多颗榴莲“零裂损”抵达中国。在园区政策扶持、金融服务等全方位赋能下,中科纳美已建成全球首条年产3万吨食品级竹源纳米纤维素生产线,年营收突破千万元。

  中科纳美的快速发展,再次印证了天开西青园“金种子”培育计划的成效。园区现已完成6089平方米的西翼金种子基地建设,筛选金种子项目64个,获订单超1亿元。“我们建立了‘孵化-加速-产业化’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园区运营公司董事长秦丽敬说,“从实验室设备共享到投融资对接,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目前,园区已经与30个国有银行和国有担保机构建立合作,为初创企业融资3.72亿元,同时投入2亿元专项资金保障园区政策实施,累计为46家企业兑现政策资金12792万元。上半年园区新增企业191家,累计达655家。

  同样感受到政府服务温度的还有云驱科技,不久前到位的一笔50万元创新创业引导资金,可谓是给企业提供了真金白银的帮助。有了西青区的精心呵护,企业在科技创新上不断突破,其研发的最新一代燃料电池高速离心式空压机控制器转速突破20万转/分钟,一举打破国外企业的长期垄断,该产品已在国内氢能汽车市场占据超50%的份额。

  这些创新成果的涌现,得益于园区构建的“1中心5平台”服务体系,让企业获得全链条全周期服务保障。同时,园区还精准对接入驻企业技术需求,通过“揭榜挂帅”与高校院所的项目进行对接,累计推动完成技术合同62个、合同总额1.1亿元。随着更多项目的引入和企业的发展,天开西青园有望成为天津市重要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基地。

  消费活力 枢纽商圈打开消费新格局

  周末的南站商圈,人流如织,活力涌动。距离天津南站仅500米处,中国首家外商独资三级医院——天津鹏瑞利医院自今年2月开诊以来,正以其独特的“酒店式”就医环境和国际化服务理念,悄然改变着区域消费格局与医疗体验。在鹏瑞利医院的诊室里,84岁的李大爷与医生深入交流了30分钟。这种以患者为中心、时间更充裕的高品质服务,正是医院的核心特色。这一重大项目的落地,不仅为市民和往来旅客提供了国际化的医疗健康新选择,更成为西青区在医疗健康领域超前布局与打造枢纽商圈多元消费生态的生动例证。

  与鹏瑞利项目遥相呼应的是杉杉奥特莱斯的火爆场景。7月份年中大促活动的推出,一下子点燃了天津市民的购物热情,很多店铺结账区域都排起了十米以上的队伍。这个占地16万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上半年客流量突破300万人次,同比增长87%,销售额达5亿元,同比增长25%。

  “今年以来,天津杉杉奥特莱斯不仅年营业额创下了新纪录,而且游客到访人次也达到了近年历史新高。”面对发展前景,天津杉杉奥特莱斯常务副总经理李莉底气十足。该店作为天津首座全室内街区型奥特莱斯,自2023年9月开业以来,已累计吸引800万人次客流,创下16亿元销售额的佳绩,成了名副其实的“流量王”。

  天津杉杉奥特莱斯“火热”的背后,是西青区依托南站科技商务区的精准布局。近年来,南站科技商务区聚力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重要节点,在强化自身建设、承接项目产业、优化发展环境方面协同发力,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加快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战略,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公里外的杨柳青古镇同样热闹非凡。数艘花船缓缓驶出,身着华服的演员在船头翩翩起舞。杨柳青剪纸、杨柳青木版年画等12个非遗代表性项目体验摊位前,众多游客纷纷上手体验,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现代活力。焕新后的杨柳青古镇,上半年接待游客约324.1万人次,同比增长115.8%,古镇商户累计营收约1560.5万元,同比增长106.4%。

  这样的商业繁荣离不开政府的精准施策。今年以来,西青区高标准制定《西青区2025年海河国际消费季实施方案暨“钜惠西青”2025西青区促消费活动方案》,组织推出8场标杆活动,累计投放购车补贴1400万元,惠及全市购车消费者7000余人,拉动汽车销售额22.68亿元。2025年上半年重点节假日期间,全区19家重点商业载体累计实现销售额7.39亿元,同比增长17.66%,接待客流量737.5万人次,同比增长14.18%。

  勇立潮头 擘画新篇

  从千亿级经济底盘的有力支撑,到天开园科创引擎的锋芒毕露,再到“站产城”融合与古镇焕新的消费活力,西青区以先进制造业提质、现代服务业提速、科技创新聚能,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潮中勇立潮头。

  向“新”而行,以“质”致远。随着下半年各项工作的深入推进,西青区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笃定前行。一个产业根基更实、创新动能更强、枢纽功能更优、文化魅力更彰、人民生活更好的现代化活力新城,正在运河之畔加速崛起,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的西青答卷!

  本版图片由西青区委宣传部提供

  文/贾文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