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0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且去浅斟低唱

日期:08-07
字号:
版面:第19版:副刊读吧       上一篇    下一篇

  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福建崇安人,约生于宋太宗雍熙年间(984-987),卒于宋仁宗皇祐年间(1049-1054)。其父柳宜,曾仕南唐,后随李煜降宋。柳永常流连于歌楼伎馆之间,捧红了不少名楼歌女,自己也声名鹊起。唐圭璋《全宋词》收柳词212首。

  柳永《宋史》无传,生卒不确,说明正统对他轻视。不过,轻视他的人,却喜欢他的词,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载:“(柳永)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余仕丹徒,尝见一西夏归明官云:‘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言其传之广也。”他的词深得教坊乐工、天涯歌女的青睐,仕宦人家、皇宫禁苑,歌柳词常为保留节目。

  柳永的词很接地气,故被时人评为“俗”,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七引苏轼语即有“世言柳耆卿曲俗”之说。柳永游走市井,醉卧花丛,正统的人即使喜欢他的词,也难接受他的为人。柳永词里蔓草滋生的有羁旅闲愁,偶尔还流露出伤感、痛苦。而柳永的痛苦来源于其屡试不第。

  有才华的人,往往希望得到政坛耆宿的推荐,像李白投文韩荆州,杜甫投诗韦左丞。柳永如法炮制,去拜访杭州知州孙何。贵人与布衣,天然横亘一道鸿沟。于是柳永先去拜访杭州名伎楚楚说:“欲见孙相,恨无门路。若因府会,愿借朱唇歌于孙之前,若问谁为此词,但说柳士。”(明梅鼎祚《青泥莲花记》卷十三)楚楚欣然同意,柳永遂以新作《望海潮》相授,词曰:“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楚楚果然歌于孙之前,孙何果然激赏,“即日迎耆卿预坐”,宾主尽欢。

  然而,尽管成为孙何的座上宾,但推荐柳永,很多官员不敢,孙何也不敢。柳永只能一次一次地继续考,考了多次,仍在孙山外。懊恼之际,一首《鹤冲天》喷涌而出:“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有一回科考,贡士名单已经到了仁宗手上,他看有柳永,御笔一挥:“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直到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已届天命的柳永在仁宗的“仁慈”下,才终于得中进士,授睦州团练推官,历泗州判官、华阴县令等。柳永有平民情怀,想干一番事业,但他曾以词忤仁宗,“吏部不放改官”,从景祐到皇祐十余年间,久沉下僚,有志难伸。他去拜访同好作词的宰相晏殊,晏殊却将他羞辱了一通,说什么“殊虽作曲子,不会道‘绿线慵拈伴伊坐’。”让他踉踉跄跄倒退着出了门。一个长年混迹于市井的人,到底不能入富贵者法眼。不久,柳永去世,终于屯田员外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