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伏初期,村里田管的活计少多了,几乎处于“清闲”期,此时,生产队会抢抓时机,组织社员沤绿肥,“积肥忙”成为当年田间又一道劳动风景。
“绿肥”是无机肥,俗称“土肥”。这种绿肥,尤其适合做冬小麦种植的底肥,既增强土壤肥力,又能起到疏松土壤作用,对冬小麦生长很有益。
那时生产队沤绿肥,地点是在种植冬小麦地块的田间地头边。沤绿肥属于重体力,青壮男劳力是主力,负责把村里牲畜的粪便等集中运到指定地点。中青年女社员多负责准备沤绿肥所用的野生青草。她们把收集到的青草收拢起来,按一定距离分攒成堆,粪便与青草混合、加土覆盖、浇水、拍打、定形,一座座绿肥丘便相间排开,像卧在路边的“土牛”。
选择二伏初期沤绿肥,时间上是有讲究的。此时日照充足,气温正高,非常适合绿肥发酵,而且沤绿肥与当年冬小麦种植相隔一个多月时间,经过这段时间发酵,肥效恰到好处。然而,二伏正值暑热,沤绿肥的工作非常辛苦。晴天酷暑,耗费体力不说,还要忍受难闻的气味;采集杂草,也要忍受蚊虫叮咬。可在我的记忆中,在“伏闲”变“农忙”中,参加劳动的人们大多忙碌而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