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人198元 外地游客298元
“阴阳菜单”差的可不只是钱
日期:08-06
一盘标价1600克的羊围脖,本地人付198元,外地游客却要掏298元,实际称重还缩水四分之一。近日,美食博主曝光内蒙古海拉尔一家火锅店存在“阴阳菜单”和缺斤少两问题,引发广泛关注。当地市场监管局8月2日宣布立案调查。8月4日,发布视频的博主表示,事后自己还收到了威胁短信。
该博主冒着风险取证,赢得十万网友声援,却换来人身安全的威胁。若监督者连基本安全都难保障,谁还愿站出来?发恐吓信息者已涉嫌违法,建议警方介入调查。这家店长期备有两套菜单,服务员收单防取证手法娴熟,显非一日之功。日常监管巡查为何未能察觉?
耐人寻味的是,面对质疑,服务员一句“旅游城市都这样”回应,商家轻飘飘解释说“本地是当地价,外地有旅行社沟通”,将赤裸裸的价格歧视和宰客说得如此“理直气壮”。这不仅暴露了商家的唯利是图,更揭示了部分旅游地畸形的消费生态:部分商家认定游客是“一次性消费”,能宰一笔是一笔。其背后,往往还隐藏着出租车司机引流抽成、导游与餐厅分账等灰色利益链。最终代价由整个城市承担,而一颗老鼠屎足以坏一锅汤。广西阳朔曾因宰客事件导致旅游收入大幅下滑,而山东淄博却凭诚信经营赢得游客爆棚,反差何其鲜明。
根治乱象,首先得让违法者付出真正沉重的代价。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规定,对价格欺诈等行为可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顶格处罚可达50万元。然而,现实中,处罚常如隔靴搔痒,几千元了事并不鲜见。以涉事火锅店为例,单日若宰客20桌,轻松获利数万,违法成本远低于其暴利。罚不及利,何来震慑?
技术手段亦可助力监管。三亚给海鲜市场装上联网的AI智能秤,数据实时上传监管平台,有效遏制了缺斤少两的现场,投诉骤降。杭州试点区块链电子菜单,扫码点餐后价格信息不可篡改。这些探索值得借鉴。此外,对于“大家都这样”的狡辩,最有力的回击是主动公开透明。文旅部门可在官方平台开放投诉公示,对投诉率异常的商家自动触发调查,让“老鼠屎”无处遁形。
游客是来体验美好的,不是来被算计的。风光再美,也经不起“阴阳菜单”的糟蹋。从“青岛天价大虾”到“桂林啤酒鱼”,宰客引发的信任崩塌往往需要城市付出多年努力去修复。“阴阳菜单”的调查拷问着当地监管的效能与城市治理的诚意。否则,砸掉的是商家招牌,凉透的是游客热心,最终受损的,是地方经济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