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自2002年启动以来,已有11.4万人报名成为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近日,市第一中心医院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半卧在采集床上的倪警官,成为本市第450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当鲜红的血液经血细胞分离机流转,302毫升承载着生命希望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缓缓汇入采集袋。
多年等待 一颗初心守护生命约定
倪警官上学时就多次参加无偿献血,“2010年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时,我只是想着能为患者多增添一份希望,没想到在15年后真的能派上用场。”倪警官回忆起入库初心,眼神清澈而坚定。彼时,他正值青年,在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能为血液病患者带去治愈可能后,毫不犹豫地填写了志愿登记表,成为中华骨髓库的一名志愿捐献者。
今年5月一个忙碌的下午,天津市戒毒管理局双口强制隔离所的倪警官手机突然响起。“倪警官,您与一名白血病患者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了,这是百万分之一的概率。请问您愿不愿意?”电话那头,是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
“不用问了,捐!”倪警官语气坚定。当他将这个消息告知妻子的时候,语气中夹杂了少许愧疚,“是怕我不同意吗?你想一想,从你悄悄瞒着爸妈加入中华骨髓库的时候,我就知道你为了救人一定会义无反顾,我永远支持你。”妻子的支持,给了倪警官更大的鼓励。
确保最佳捐献状态 戒掉旧习 开启“健康模式”
为了确保最佳捐献状态,从接到配型成功通知起,倪警官就主动开启了“健康模式”:坚持规律运动,戒掉多年的烟瘾,严格把控饮食。即便注射动员剂时出现肌肉酸痛,只要想到千里之外正等待救援的患者,他总轻描淡写地说:“比起救人,这点不舒服根本算不了什么。”
7月28日采集这天,红色的血液从倪警官一侧手臂缓缓流出,经仪器分离提取后,再由另一侧手臂回输体内,他成功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4个小时后,一个保温箱被小心翼翼地送走,那里面装着的不仅仅是造血干细胞,还是饱含着一名戒毒警察守护一方的红色基因。
当天采集结束后,倪警官提笔为患者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说:“亲爱的朋友,当你收到这份造血干细胞时,希望它能为你带去力量和希望。请你一定要有信心,我和很多人都在为你加油。希望这份特殊的礼物可以带给你幸运,祝你早日康复,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
记者 穆德旺 常健
通讯员 狄丽娜 卢斌 杨志
图片由市红十字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