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1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饭桌上的“娇气文学”

日期:08-03
字号:
版面:第13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民以食为天,所以很多日常话题不仅关乎食物本身,也常折射出饭桌上的种种“怪现状”。

  昔日拼酒成风,人们曾希望成长于更开放环境的下一代能革除劝酒、拼酒乃至将商务行为与酒量挂钩的陋习。然而,这一愿景能否实现尚待检验。从网络热议话题来看,年轻人或许不那么在意酒桌权力,却可能在饭桌上以另一种方式迎合权势、主动“失权”,甚至滋生出一种自我怜爱并乐于展示的“娇气文学”。

  例如,情侣或夫妻外出就餐,面对定量餐食,只点一份置于男方眼前,再向店家索要小碗,从中分拨少量给女方。这种类似家长照顾幼儿的“分餐”,被网友们戏称为“宝宝碗”。社交平台上,沉浸爱河的小情侣常配图展示分量悬殊的大小碗,配文多是“他好爱我”“宝宝就吃这么一小口”之类,记录并夸耀这种互动。此类内容常被归为“娇妻文学”(“娇气文学”中的一种),一些网友指责内容发布者刻意控制食量、自我矮化,不应歌颂亲密关系中的权力失衡。

  当“宝宝碗”的热度稍退,校园、职场又流行起“小孩菜”的话题。起初,网友只是描述硕博导师如父母般关照学生;随后,类似话术蔓延至职场,形容领导对新员工的“呵护”;再后来,某自媒体博主自豪宣称“应酬时,领导在商务大餐中特意为我点了盘炼乳小馒头”。一石激起千层浪,由此诞生的“娇牛马文学”随即引发热议,被部分网友辛辣地讽刺为“吃小孩菜,上大人桌;接着干大人活,拿小孩工资”。如果说“宝宝碗”的争议尚在私人领域,那么“小孩菜”则掀起了关于饭桌权势与主动失权的公共讨论热潮。

  过去,人们在酒桌上被动参与权力排序,是为博弈与算计;而今,“娇气文学”的作者与受众在饭桌上主动让渡权力,却是为炫耀所得的“特殊关照”,暗示此环境能带来更多“优待”。两者的本质惊人相似:都是弱势者试图寄生权力体系,并因掌握“寄生”之道而自得。

  值得欣慰的是,围绕“娇气文学”的网络批评浪潮,展现了信息时代人们对权力与失权的高度警觉,也揭示出现代人正在拒绝用“渴求被爱”的尺度来审视和处理社会关系。人们真正需要的,不是依附权力,而是信任社会公平;不是用尊严交换毫无价值的特殊待遇,而是健康积极的人际关系、外部环境与公共秩序——在那里,付出有所得,奋斗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