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1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坦荡安雯 回家叙旧

日期:08-03
字号:
版面:第05版:人物       上一篇    下一篇

  摄影 黄文相

  摄影 黄文相

  摄影 杨梦礼

  昨天下午,意风区钟书阁人气爆棚,著名演员、歌手、作家安雯携新书《坦荡地活》回到家乡天津,与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位文学爱好者、影迷、学者共话新书故事和生活感悟。

  热烈、真实,是安雯给现场所有人留下的印象。在为读者签售时,安雯认真地在《坦荡地活》扉页写下“快乐就好”。走出困境后再次出发,安雯用“坦荡”和“快乐”写下人生注脚,正如她在书中写道:“所有生命的终点都一样,为何不让自己的生命活得更独特,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因为“回家” 兴奋地早早就醒了

  “我出生在天津。”安雯的“开场白”,完全是对家乡天津的最深情“告白”——各种“天津美好”,都是她最深刻的记忆。

  小时候常在海河边、解放北路玩,“利顺德饭店前的花园,多美啊”;小白楼、音乐厅,“还常常去起士林品尝美味”;后来,虽不常回津,“只要一回来,就得去第一饭店尝尝当时地道的天津味”……安雯还特意说,日常要睡到上午,而“今天”早上六点就醒了,因为要回天津“特别兴奋”。

  别的演员习惯“饱吹饿唱”,安雯则是要吃得饱才唱得更好,她到津的午饭“特意”多吃了一个大汉堡,“我一定要为热情的家乡人,唱大家最喜欢听的戏。”

  谈及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新书《坦荡地活》,她说起初暂定“坦然”,经过与出版社的多次讨论,最终敲定为“坦荡”。安雯表示:“‘坦然’是一种心态,心态随时会变化,而‘坦荡’则是一种行为结果,是始终如一的人品累积。最后支撑‘人’字的,永远是人品!”她希望在浮躁的社会,能给人们带来一丝清醒。

  在现场,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天津市红楼梦研究会会长、天津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赵建忠教授与安雯在交流中,互赠各自作品。赵建忠教授高度评价了安雯塑造的“晴雯”是最有个性的,“可以说,后来任何影视剧没有超过这个角色。”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赵建忠教授现场念诵《红楼梦》中的“晴雯判词”,结合自己的理解,他再次肯定地说,安雯的气质和晴雯这一角色非常吻合,“她,把晴雯演活了。”

  现学大鼓 感恩“十年京剧”的培养

  天津作为曲艺之乡,白派京韵大鼓在表现《红楼梦》题材的曲目上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影响力。活动现场,白派京韵大鼓传人、河北区曲协副主席苏继华,演唱了传统名段《探晴雯》的片段,也向安雯介绍:“白派大鼓曲目中有《遣晴雯》《探晴雯》《祭晴雯》等,天津很多曲迷也是红迷,很多晴雯迷也是安雯迷。”安雯现学了一句“冷雨凄风不可听”,行腔咬字格外出彩,赢得了掌声和叫好声。

  “红藕香残玉簟秋……”歌喉婉转,古典音韵之美,萦绕在活动现场的展厅里,安雯在现场唱起自己的代表作《月满西楼》,有人沉醉其间,也有人激动得热烈鼓掌。“好歌在任何时候,都能唱进人的内心。”现场观众如是说。

  “自那日与六郎阵前相见……”安雯又直工直令地唱起京剧《状元媒》中二黄原板,张派声腔独有甜润、醇厚、透亮,直接引来全场齐声叫好。“我学习京剧十年。”安雯说,自己后来从艺的态度以及所取得的艺术成就,都和这段经历有关,“感恩‘十年京剧’对我的培养和教育。”

  “坠儿也来了” 突破自己最可贵

  现场来了很多喜欢《红楼梦》、喜欢安雯的朋友们,其中,甚至有惊喜——

  安雯在对谈中忽然指向后排的观众席,“燕燕,你怎么来了!”这位“燕燕”就是87版《红楼梦》中坠儿的扮演者颜燕,专程从北京赶到天津为朋友捧场的她笑着和大家打招呼。

  其实在活动开始前,就已经有红迷认出了颜燕,纷纷上来和她合影。颜燕告诉记者:“今天我的身份就是一个普通读者,单纯为了支持安雯。”除了参加安雯北京和天津的新书分享会,颜燕说只要自己安排得开,都会去捧场,“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家都很珍惜这份情感,在我眼中安雯是一位优秀的女性,她的真实和善良,她从困境中突破自己的勇气,都非常可贵。”

  在签售现场,红迷带着新书和安雯的图片、报章排起长队。一位本市的红迷表示,“像我这本书,基本集齐了其他演员,就差安雯老师了,机会难得,在现场也感受到安雯的真性情,她还是当年那个晴雯。”

  “晴雯撕扇”画像引起“轰动”

  现场还设置了“惊喜环节”,今晚报为安雯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引起了“轰动”。

  由《今晚报》美术编辑苑靖精心绘制的“晴雯撕扇”画像,在大家的掌声中交到了安雯手中。惟妙惟肖画的手绘“晴雯”,引得全场观众纷纷惊叹、拍照,也让安雯惊呼:“这真的是画出来的吗?你看这个神情,太像了,太生动了!今天太开心了,我要把它珍藏起来!”

  细腻的笔触,将经典一幕完美再现。拿着画作,安雯还透露当年拍摄“撕扇”时,王扶林导演给了她三把扇子,只说了一句“撕出三种”来,“依旧是‘一条过’,我把晴雯撕扇的三个心里变化,演出了层次。”

  这幅画引发了安雯的快乐记忆,她说,她愿意把这份美好,分享给所有人——在给读者签名前,都郑重而开心地写下:“快乐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