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1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土层之下

日期:08-02
字号:
版面:第13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孤陋寡闻,初识芋叶,以为是旱地里的荷。继而自我怀疑起来,也知哪里不对,除了叶都阔大,类似祖母绿,余下两者差别甚大。人家笑而不语。从地底刨出毛芋,去泥,洗净,隔水蒸过一刻钟,滚滚烫烫递我一个。那团炙热,被我的双手倒来倒去,终于捉定。

  粗糙包裹下,是雪白的细腻软糯。谁能想到,朴素之中,华丽非常。从黑暗大地而来的食物,白得简直让人激动。也学他们,剥了皮,往白糖里蘸,糖粒一时半会化不去,晶莹得亮着。其实,不必糖,趁热落肚,幸福感不损分毫。

  真的荷,也从泥土里捧出一样食物。淤泥里,一节节藕蒙头长大,忽然见了天日,成了你我餐桌上的一抹白,兼着多孔多窍,又兼着脆。可爱的理由,甚多。我不理解的是,为什么有人爱用酱油来染它。

  地里的山药,我没见过,但知它垂直向地心生长,那样长,那样脆弱,只怕不好挖。见到的山药,不是一截截白沉在汤里,就是一片片白,与木耳、红绿辣椒丝在盘中耸起,微型的山河,如此多娇。入口之前,已经赏心悦目。

  不论旧时或今时,马铃薯总要一年吃上四季。人喜在菜市场买菜,自然有历久的经验。马铃薯个个鲜丽,精神抖擞,一眼便知,是被照料过,挑拣过的。

  山村吃马铃薯长大的人,过了江,越了洋,发现外面的世界,吃的也是这种土层之下的食物,会是什么感觉?食物总在塑造我们,因为马铃薯,我们与远方与世界,都有了一部分相似。

  冬日街头,被烤山芋的香气钓引,像听见故乡的呼唤,可这唤声又只自己听见。遇见旧食,也是一种“似是故人来”。买一个圈在掌心里,那暖就从掌心开始长起,往身体的每个细胞扎根。一口芋在舌尖松化,自己的一部分就已经回到故乡。甜像火焰一样升起来,有人已把我的腹内话,提前说了,那就打住,不效颦了。

  这种小时常吃的食物,生熟皆可,蒸煮随意,能炸能烤,可饭可粥,无需任何花巧。以简单,应付得了各式复杂吃事,不变应万变。某日,零食店门口,碰上一笔小小交易。风干的山芋条,被店员朴素地称赞着:“自己做的,没有任何添加剂呢!”

  不比在人的目光里,在阳光雨露下,来自土层之下的食物,气质颜值往往拿不上台面。也是,黑暗中,要什么好看,它们全凭朴实挤上餐桌,也只需朴实的烹饪。

  毛芋、山药、马铃薯、山芋,植物学中,它们同有一个名字:变态根。黑暗的地底,漫长的孤独,壮大了,甘美了,临了,再把这根本赠人。每每想及此处,便涌出感动。路过有作物的地,意识到土层之下蠕动的生命,放轻脚步,唯恐惊动。

  不是水里,不是地上,而是土层之下,黑暗中的食物大概也是最晚知的吧。饿极的年月,地上已寻遍,水里也觅尽,到底一无所获,这时,大地打开胸膛,在黑暗中取出珍藏,只要一簇火,或者连火都可省得,充饥之物就真实在握。就是那些灰头土脸的家伙,让人挨过了潦倒。

  土层而来,最充饥,于是,也总给人生活美好扎实之感。日子往上走,它们就给山珍海味挪位置,一旦需要,哪怕只是心血来潮,它们就会到来。如你老友中的一种,在你得意时默默走开,又在你落魄时悄悄出现。

  旧式的食物,旧式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