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1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水洼地

日期:08-01
字号:
版面:第19版:副刊津沽       上一篇    下一篇

  到了伏天,津沽宝坻的村里,那些地势低洼、蓄水较多的水洼地成为一种“小生态”,在我的儿时,许多孩子把到水洼地玩耍当成乐事。

  那是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我们村子的田野里,不同的方位都有面积不等、形状不同的水洼地。进入伏天,降雨增多,水洼地里的水更显丰溢。其中村北那片水洼地,呈长方形,面积较大,会形成一个水面较大的池塘,当地人称之为“北池塘”。随着积水的增加,这片池塘变得活络和热闹起来,鱼、虾、青蛙、蟾蜍等水生动物滋生,尤其是青蛙数量多、长得快,蛙鸣也最欢。无论夜晚,还是白天,数不清的青蛙竞相鸣叫,音浪一浪高过一浪,给人以“闹翻坑、吵翻天”的感觉。伏天里,许多水生植物也在水洼中疯长,还有蜻蜓、蝴蝶等昆虫以及麻雀、燕子等也都汇聚于此,偶尔还会见到海鸥等水鸟。这里俨然成了水上动物园和水生植物园。再加上村中的孩子们在水中玩耍、洗澡,顺便捕鱼捉虾,又使这里成了免费的水上娱乐园。

  村子里的水洼地,因与农田相邻,还起到蓄积农田排出的沥水作用。伏天有时连续降雨一两天,农田里的雨水沟满壕平,甚至出现沥涝。为了把田间沥水排出,村里人自然打起了农田附近水洼地的主意。大家提前把水洼地的围埝加高、加宽,在伏天里将农田里的沥水排入低处的水洼地里,一时间水洼地就成了开阔的蓄水池。如果不遇特殊干旱,洼地里的水常年存蓄,水洼地俨然成了“小水库”,农田灌溉也有了可取之水。

  不过,“北池塘”的水面下潜藏着几个较深的暗坑,水性不好的孩子在水里玩耍,最怕遇到这种深坑,如不慎掉入“深坑”,很容易溺水。所以,那时一到伏天丰水时节,大人总是提醒自家孩子不要到那片水洼地里玩,但总有些顽皮任性的孩子听不进大人的话,趁家长管控不严,结伴偷偷跑到这片水洼地里戏水。

  此外,村子里的芦苇丛生地,到了伏天也大都成为水洼地,被村人称作“芦苇滩”。芦苇是亲水喜水植物,因伏天降水频繁,生长尤其茂盛。芦苇地的“湿地效应”也凸显出来,很多动植物与郁郁葱葱的芦苇滩相依而存,小孩子们在低洼多水的芦苇滩探险和寻觅采集野生的动植物,无形中接受了来自大自然的科普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