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把保障居民安居乐业作为头等大事,持续创造高品质生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聚焦本市二十项民心工程,本期《百姓问政》关注“健康守护工程”,现场邀请到市卫生健康委和市红十字会以及相关单位的同志,一起向群众汇报一下,2025年所承担的民心工程项目进展情况以及接下来如何完成好今年的民心工程答卷。
市卫生健康委 金牌家庭医生团队项目
打造金牌家庭医生团队项目,市卫生健康委设置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儿科5个专业,确定学员总数176人。截至目前,学员公共课已经完成80%,培训基地实践已经过半。接下来还将对学员进行考核评估,包括实践技能操作、病例报告、导师评价等内容,计划在11月底之前全部完工,让学员在岗位上真正发挥作用。
记者:金牌家庭医生的工作情况进展如何了?
市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与老龄健康处处长 毕晓娜:金牌家庭医生团队的打造,是今年民心工程之一,家庭医生就在老百姓的身边,让他们的能力提高起来,就能够实现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近就便地享受高品质的服务。在上半年把整个打造家庭医生团队的方案,包括培养模式、范围等基本确定了,并且已经启动了这项工作。
截至目前,整个项目分为公共课程、线上课程,还有在基地的实习、见习,包括导师的带教。从整体节奏来看,公共课已经完成80%,培训基地的实践也过半,整个工程项目的推动还是比较顺利的。
记者:家庭医生团队建设也有几年了,提到金牌家庭医生,今年是第一年,怎么突出“金牌”这两个字?
毕晓娜:金牌家庭医生,首先要业务过硬。经过这一年的培训,作为机构也是这个业务方向的带头人,回去之后要发挥学术带头人的作用。同时金牌家庭医生团队,金牌家庭医生要走进社区,跟社区的网格员双双融入,打造健康网格。
记者:金牌家庭医生能够接诊儿科这方面建设,是所有的机构都能够完成儿科相关的培训吗?
毕晓娜:从目前全市264家基层来说,现在将近90%的机构能够提供儿科服务,儿科医疗服务多数都是依靠中医儿科,比如小儿推拿、雾化吸入等,但是真正能够作为儿科执业的、开设儿科门诊的并不多,从全市来说也就70多家,因为儿科的特点,孩子的症状不典型,发病特别快。基层如果能够给儿童看病,对于家长孩子来说肯定是受益的。今年也是基于基层的现状,目前是15个机构,把它作为特色专科,送到了儿童医院去培养。
记者:打造金牌家庭医生团队,目前还有哪些重点工作需要推进吗?
毕晓娜: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考核评估,这176名学员,完成怎么样,要有一个实践技能的操作考核,以及对学员全方位评估。
市红十字会 “救在身边”项目
红十字会以开展“关爱生命?救在身边”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民心工程为契机,积极打造“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社会风尚。截至6月底,已累计完成应急救护取证培训30941人,提前半年超额完成全年3万人的任务目标,其中酒店服务、消防救援等重点人群培训4495人,为构建城市安全防护网奠定了坚实基础。
接下来,市红十字会将继续扩大培训覆盖面,持续开展科普宣传,让更多市民“敢救、会救、能救”。
记者:工作推动到现在,这些工作中有哪些亮点,可以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市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副部长 胡波:民心工程项目细化成了“六项行动”,与相关单位和部门紧密合作,积极推动民心工程落地。第一,开展文旅通行行动,与市文旅局、市商务局展开合作,聚焦酒店场馆景点等场所开展培训。第二,开展红蓝前行行动,与市应急管理局、市消防救援总队展开合作,组织应急救援救护演练。第三,开展救护相伴行动,与市体育部门展开合作,重点针对交通运输、体育行业、快递外卖人员,进行心肺复苏、创伤救护等师资培训。第四,开展生命守护行动,积极地与教育部门及各类学校展开合作,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取证培训。第五,开展宣教先行行动,充分利用世界红十字日等节点,加大宣传力度,向广大市民宣传急救知识。第六,开展信息支撑行动,认真落实使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在身边·应急救护服务平台”,推动师资培训全过程信息化。
记者:急救知识这种培训频率是怎样的,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
市红十字救援队队员 南虹屹:这种培训,救援队在和平的孵化中心每周五晚上的7点到9点,都会有相关的循环课程,每个循环课程大约是12节,全年不间断进行培训。其中有心肺复苏AED的使用、绳索的认知、通讯设备的解锁,以及三角巾的包扎等。
记者:接下来还有哪些重点工作需要去做?
胡波:下一步,将持续加强开展“关爱生命·救在身边”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民心工程项目的组织落实,真正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下一步,也积极扩大培训覆盖面,让广大市民在遇到突发事件敢救、会救、能救,营造“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社会氛围。
两大医院项目加速推进
市环湖医院天塔院区改扩建工程位于气象台路122号原址,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新增床位400张,重点打造神经系统疾病“三中心一平台”。今年6月基本完工,计划10月正式开诊,接下来会加快推进开诊前的试运行。市南开医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心建设项目,设置中医传承中心、中西医结合肿瘤中心等,不断提升中西医协同服务能力,加快打造中西医结合诊疗高地,床位数将扩增500张,在应急状态下总床位可达2000张。目前中医传承中心楼、中西医结合中心楼、第二住院楼主体已经完成,总体进度达到85%,正在进行室内的精装工程,计划10月竣工,争取年内投入使用。
记者:介绍一下涉及环湖医院天塔院区改扩建工程的进展情况。
市卫生健康委财务基建处副处长 张欣:环湖医院的天塔院区原址改扩建项目,总建筑面积接近7万平方米,计划10月正式开诊运行。环湖医院天塔院区建成后,将与坐落于津南区的吉兆院区一院两址,实行统筹规划、优势互补、相互发展的整体发展布局,未来天塔院区将重点打造神经系统疾病的“三中心一平台”建设。这“三中心”,包括救治中心、培训中心和成果转化中心。
记者:南开医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心项目进展如何?
张欣:这个项目主要包括南北院区5栋建筑。这5栋建筑,南院区主要有2栋,包括新建的发热肠道门诊,以及改扩建的配套楼。这两个项目目前已建设完成,包括连接各楼宇的连廊也一并实施完成。北院区涉及3栋建筑。第一栋包括中医传承中心楼、中西医结合工程中心楼和第二住院楼,这3栋楼主体已经完成,正在进行的是室内的精装工程以及室外。目前项目总体已经达到工程进度的85%,正在加快推进收尾工作,10月份整体完成工程竣工,争取年底前投入使用,服务百姓就医。
记者:通过什么样的措施来保证这些项目如期完成?
张欣:环湖医院项目,要加快推进开诊前的试运行。组织医务人员、后勤安保等重点岗位开展多项应急演练,要重点聚焦门急诊、住院病区,进一步优化细化接诊流程。另外,更加关注投入运行后周边的车辆通行等问题,南开医院这边,重点还是要锚定10月份工程竣工的任务,加强做好后续工程的收尾、大型医用设备的安装以及后续的验收,实施日清日结制度,确保每天的工程量不过夜,如期完成保质保量交付。
记者 昌洪坤
整理 信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