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1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每天巡查7公里 暴晒与蚊子成“标配”

日期:08-01
字号:
版面:第05版:城事       上一篇    下一篇

  盛夏的津静公路旁,绿化带蜿蜒延伸望不到头。从农学院附近到武静线,这段7公里的路程,是倪守领和团队每天的“主战场”。作为绿化养护作业组长,53岁的他带着一群老伙计,用汗水守护着这片城市绿肺,从清除杂草到修剪枝叶,从排查枯枝到防治虫害,日复一日,全年无休。

  高温下的“除草战”

  下午3点,津静公路上,日头正烈,闷热难耐。倪守领沿着路碑“17.1”标记的位置,通知同事:“这边杂草密,你们往这儿聚。”话音刚落,几名工人已背着工具赶来,有的蹲身徒手拔草,有的操起绿篱机修剪绿篱,动作十分麻利。

  “雨水一浇,杂草七八天就能蹿高一寸,得反复清理。”倪守领边说边弯腰拔除几棵狗尾巴草,盛夏时节,杂草疯长,如不及时干预,极易对植物生长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而他们每天要重复上千次蹲起动作,“腿麻了就拄着工具站会儿,缓过来接着干。”倪守领表示,“经过一天的清理,杂草的量足以装满两辆大型货车,重量大约达到三吨。”

  除了清除杂草,修剪枯枝也是至关重要的工作。倪守领仰头审视着路边的树木,他的目光仔细地在枝叶间游走:“看,那里有一根枯枝,需要剪掉。”记者跟随倪守领所指的方向望去,却只见枝叶繁茂,经过几次指点方向,记者才注意到藏匿在最深处的那根枯枝。“我从事这项工作已经七年了,虽然看其他东西可能有些困难,但寻找杂草和枯枝我可是在行。”倪守领拿起高枝剪,迅速而熟练地剪下了那根枯枝。“如果刮起大风,枯枝掉落会非常危险,我们的职责就是确保不留任何隐患。”

  从清晨6点半到上午10点半,下午3点到傍晚7点,是他们避开最高温的作业时段,但暴晒与蚊虫仍是“标配”。“草帽挡不住晒,花露水喷得再多,胳膊上还是能被咬出一串包。”一名工人擦着额头的汗,工作服后背已洇出深色汗渍,“单位给我们提供了藿香正气水,出门前先喝,这是规矩。”

  经过七年的绿化工作,倪守领早已将这片绿化带视为自己的家。“即便是过年,也必须有人在这里守护,断枝和垃圾必须在当天清理干净。”他指着路边的工具箱说道,每逢雨天树枝断裂,无论多晚,都必须紧急抢险。“这份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关乎安全与沿途风景美观,丝毫不能马虎。”

  他的团队中大多是像他一样的老工人,但每个人都充满干劲。“我们特别喜欢打理花草,看到这些树木变得郁郁葱葱,修剪得整整齐齐,心里就感到特别舒畅。”倪守领说道。

  应季施策 直击夏季养管“痛点难点”

  西青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园林工程管理科负责人王品彰告诉记者,西青区城管委以“精细养护”为着力点,全方位提升园林景观的整洁与观赏,在“除草清杂”中,还同步清理枯枝落叶、白色垃圾以及雨后树挂等,防止杂草争夺养分、垃圾破坏景观效果。裸露地块、缺株死株也进行了及时补植,确保绿地没有空白区域出现。植物景观包含品种众多,依据不同植物的生长特性,修剪人员通过“科学修剪”“精修细剪”,让园林景观轮廓线条更加整齐美观。

  夏季高温、多雨,同时病虫害也活跃。针对这些问题,园林部门也采取不同措施,越是高温越要加强高温干旱期间的巡查,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绿地是否出现旱情并浇灌。高温高湿环境,国槐尺蠖、蚜虫等虫害和叶斑病、白粉病等病害都是防治的关键期,这些病害的防治,都需要作业的工人在反复的巡查中进行。本市进入汛期,对于园林部门来说还要及时加固道路和绿地易倒伏树木,保障排涝渠道畅通,遇极端天气立即启动应急抢险预案,确保及时排除园林险情。

  西青区从6月开启动专项整治,区城管委围绕辖区800余万平方米绿化设施,累计补植补种乔灌木约150株,补植绿篱2000余平方米,修剪乔灌木5万余株,修剪绿篱6万余平方米,清除绿地垃圾1000余吨,浇灌苗木20万余吨,使用病虫害防治药剂约5吨(稀释前),城市绿化环境持续改善。

  “保树形、除隐患、优景观”

  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委获悉,进入8月份后,园林绿化部门延续“保树形、除隐患、优景观”原则,针对乔木开展全面修剪。对于绿篱,使用专业修剪设备进行精细修整,每8天修剪一次,严格把控绿篱的高度与形状,保证其整齐一致、线条流畅。

  绿地内每日卫生清理不少于3次,对树穴、花丛、绿篱底部等卫生死角实施彻底的地毯式清理。重点保障区域实行“实时保洁”,发现垃圾立即清理,确保无任何垃圾杂物。每周对绿地内座椅、垃圾桶、标识牌等设施进行2次全面擦拭,保持设施干净整洁。若发现设施破损、缺失,12小时内完成报修,24小时内完成更换。

  根据天气和土壤墒情,无降雨时每1到2天全面浇水1次,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作业,精准控制乔木、灌木浇水量,确保根系土层浇透。选用氮、磷、钾配比适宜的速效复合肥与有机肥,重点关注月季花生长需求,增加磷钾肥比例以促进开花。结合天气情况,优先利用下雨天进行施肥,采用“薄肥多施”原则,每次施肥量减半、频次增加至每10天一次,借助雨水自然渗透促进肥料吸收,减少人工浇水成本。非雨天施肥后需立即浇水,确保肥料充分溶解。

  每日多次检查花箱花篮的稳固性与花卉状态,一旦发现枯萎花卉立即更换,确保花卉始终保持良好观赏性。强化浇水、施肥工作,满足花卉生长需求。

  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治”方针,建立完善的病虫害监测台账,结合天津市园林病虫信息内容每周巡查两次。严格控制病虫害危害率,实现“有虫无害”。提前做好充足的苗木储备,若发现园林植物出现死树枯枝、缺株断垄等现象,立即高效更换。

  强化原有保障队伍,成立23个应急保障队伍、118个应急保障小组保持2749人、452部应急抢险车辆在108个点位热备状态,负责树木倒伏、折断等应急处理,绿篱损坏修复,花篮花箱损坏问题处理及其他复杂情况应对。人员车辆随时待命,突发事件发生后,10分钟内到达现场,一般情况20分钟内处理完成,特殊情况40分钟内处理完成。

  本版除署名外 文/摄 记者 徐燕 信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