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2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小将力战《八大锤》

日期:07-31
字号:
版面:第19版:副刊读吧       上一篇    下一篇

  小将陆文龙是在《说岳全传》第五十四回 “贬九成秦桧弄权 送钦差汤怀自刎 ”的后半段出场的。原著中对他有这样的描述,“年方一十六岁,膂力倒有千斤。身长九尺,面阔五停,头大腰圆,目秀眉清。弓马俱娴熟,双枪本事能,北国称为第一人。”而陆文龙在岳家军的眼中也是年少气盛,威风凛凛,头戴一顶二龙戏珠紫金冠,两根雉尾斜飘;穿一件大红团龙战袄,外罩着一副锁子黄金玲珑铠甲;左胁下悬一口宝刀,右胁边挂一张雕弓,手里拿的是两杆六沉枪。只见陆文龙枪挑贺氏两兄弟后,面对宋营高声大叫:“宋营中找几个有本事的人出来会战!休使这等无名小卒,白白的来送死!”岳元帅听得二将阵亡,止不住伤心下泪,便问:“再有那位将军出阵擒拿番将?”只见下边走过岳云、张宪、严成方、何元庆四人,一齐上前领令,情愿同去。过不多时,这四位大将也未能战胜陆文龙,只好收兵回营。

  京剧《八大锤》早年戏名为《戏铜桥》或《车轮战》,是一出以陆文龙为主角的娃娃生戏,从唱腔到身段都是娃娃生套路,而且与陆文龙对阵的几员大将也不是都用锤。后来,前辈小生名家徐小香将这出戏改为小生戏,戴雉鸡翎,唱腔和身段也都变为小生,并让对阵的四员宋将都改用大锤,据说当时的四对大锤都是徐小香自己出资制作。

  徐小香之后,既有王桂官、侯俊山、程继仙、叶盛兰等小生名家仍按小生演法扮演陆文龙,也有杨小楼、茹元俊等武生扮演陆文龙的,而文武全能的李少春、厉慧良、马少良等名家,上演此剧时“一赶二”,前饰武功出众的小将陆文龙,后扮唱、念见长的老生王佐,两个人物年龄、性格、表演迥异,更显艺术功力。

  据说,徐小香当年演出《八大锤》非常叫座,也常有官宦人家请他在堂会中上演此剧。徐小香在演到陆文龙与“八大锤”对阵时,有一个用右手枪架住“八大锤”然后将锤推出去的动作。为表现“八大锤”的力道巨大,徐小香用了两次缓力的做派,然后再用力推出。某次,他在一个堂会演出后,有位看客给徐小香建议,此处应加上左手的枪,帮助右手枪一起把锤推出,既显得饱满美观,又符合情理。徐小香欣然接受,进行了改进。内行的戏迷与谦逊的演员便碰出艺术的火花。

  天津名家马少良是李少春先生的得意弟子,上世纪60年代曾专程到中国京剧院求教。少春先生精心传授《战太平》《定军山》《打金砖》等自己拿手好戏的同时,还引荐马少良向武生名家茹元俊学习《八大锤》的表演,与其亲授的《断臂说书》合演,突出了李派文武兼备的艺术风格。少良先生不负老师的希望,勤学苦练,精益求精,时常利用没有演出的间隙,郑重地扮上陆文龙,在剧场的屋顶独自演起整出的《八大锤》。他这种见缝插针,刻苦钻研艺术的精神,让茹元俊老师非常爱惜。一次,少良先生连演《八大锤》《断臂说书》等重头戏后,茹元俊先生亲自送来一只老母鸡,让学生煲汤补气,爱徒之心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