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2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小册子

日期:07-31
字号:
版面:第18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我的小文《仓鼠的余粮》见报后,有朋友看了,来电话交流,对其中“耕牛无宿草,仓鼠有余粮”一句表示欣赏。这句古语,其实是我小时候偶然学到的。

  大约是1975年,在高校工作的大姐拿回家一本薄薄的油印小册子,没有封面,内容开门见山,是《名贤集》和《增广贤文》的汇总。

  那时我刚上五年级,读书如饥似渴,身边能搜罗的书都读过了。打开这小册子,先是四言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后面有七言的“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人情好似初相见,到老终无怨恨心”。我在《仓鼠的余粮》中引用的这句,出自五言部分。

  朗朗上口的文字,引人阅读又容易记忆,让我一看就放不下,很快读得烂熟。几十年过去,多少有用的知识都扔到脑后了,这本十岁时读的油印小册子,却像刻在了脑子里,不敢说倒背如流,但提上句能接下句还没问题。我想这一是源于它对仗工整、韵律十足的语言,具象的生活化表述,生动形象,画面感很强,如“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二是看似直白浅显,却富含生活哲理,如“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教人年少要好好读书,做事不要想当然以为容易;“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让人勤俭珍惜过日子;从“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懂得看人看事要看长远,不能只看一时。这些先贤哲言,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有益世道人心,故能千载流传。但因时代局限,也有其宿命论、因果报应等不足,如“耕牛无宿草,仓鼠有余粮;万事分已定,浮生空自忙”,前两句有对辛勤劳动者的同情,有对不劳而获者的厌恶,能让人们对窃取者有所警惕,但后两句又让人相信宿命,削弱了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和力量,阅读时需要辨别扬弃。

  还有件与此有关的趣事,是读过小册子几年后的一个晚上,我趴在被窝里,看三姐和四姐换试衣服,她们还为一条两个人都喜欢的裤子闹了别扭。当时三姐在副业厂上班有收入,四姐还在上学,要强的四姐赌气把裤子扔给三姐,说:“我人穷志不短!”看热闹的我脱口而出小册子里的一句“人穷志短,马瘦毛长”,把三姐逗笑了,一向对我这个小妹不错的四姐气得差点打我。我赶紧缩进被窝,想起小册子里另一句“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从鲜活现实里懂得了这句话。

  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中云:“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想当年我以不谙世事的十岁稚龄,读了《名贤集》《增广贤文》,真是书籍匮乏时的饥不择食。当时虽因年幼,半懂不懂地囫囵吞枣,还因运用不当,差点被教训,但也因头脑简单如一张白纸,记忆格外深刻,对我的处事为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有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