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获悉,本市积极推动“京津冀征信链”建设应用,促进区域征信一体化发展,截至今年6月末,依托征信链支持放贷户数超448万户,贷款发放总额超342亿元。同时,进一步加大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推广应用力度,今年上半年,登记系统天津地区登记、查询量分别居全国第二和第一。
据了解,“京津冀征信链”是全国首个基于互联网的涉企信用信息征信链,以“长安链”为底层技术体系定制开发,技术自主、安全可控。通过区块链技术和征信业的深度融合,汇集了工商、司法、电力、电信运营等多领域数据,实现数据要素资源跨区域流动,精准反映企业信息、动态经营情况,是征信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新探索。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持续推动金融机构加入“京津冀征信链”,并通过接口方式上链查询。截至2025年6月末,本市2家金融机构调用“京津冀征信链”上链征信产品近923万笔,依托征信链支持放贷户数超448万户,贷款发放总额超342亿元。
同时,本市进一步加大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推广应用力度,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创新推出各类动产及权利抵押质押产品,并依托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进行登记。动产和权利担保进行统一登记和查询,是从制度上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重要举措,有助于金融机构全面掌握企业动产和相关权利信息,提升给企业担保融资的意愿。2024年,登记系统天津地区发生登记274.08万笔、查询1326.19万笔,同比增长36.01%和98.69%,登记、查询量分别居全国第一和第二。2025年上半年,登记系统天津地区发生登记108.04万笔、查询575.99万笔,登记、查询量分别居全国第二和第一。
记者 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