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时间内完成内容精确的文案,以整洁大方的妆容走近镜头,李林儒笑意盈盈、充满自信地参与到技能竞赛中。“直播带岗”项目比赛中,她展现出运用新媒体为他人服务、为自身开拓就业新天地的能力。
同样是在赛场上,张宏娜用精准温度的烙笔在葫芦上熨烫作画,呈现出花纹精美、颜色均匀、与葫芦形态浑然一体的画作。她用非遗技艺——葫芦烙画,展示出自己的才华,也拓宽了自己的就业领域。
这些都发生在“2025年天津市残疾人岗位精英职业技能竞赛”的赛场上。参赛的选手们用技能向命运挑战,充分体现了残疾人就业领域正不断拓展。与此同时,本次比赛也是一场京津冀残疾人技能交流活动,旨在提升残疾人职业技能水平,增强就业能力,选拔储备优秀技能人才,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竞赛由京津冀相关单位21支代表队,共计300余名残疾人选手和服务保障人员参与。
本届竞赛最大亮点是突出了残疾人就业领域的拓展,赛事紧密结合天津市残疾人专业岗位特点与新兴业态发展需求,精心设置了数字孪生、短视频制作、数据处理、中式面点、评茶和直播带岗等项目。为促进区域交流、展现非遗魅力,现场特别增设葫芦烙画、点翠工艺品两项技能交流展示项目,让三地人才同台献艺。
赛场上,选手们比拼的是技能,展现的是不向困难低头的毅力。各种新项目也充分展示着全社会都在努力为残疾人就业提供新的信息资源和技能支持。李林儒、张宏娜均来自创美助残基地,基地共有十几名员工参加了不同项目竞赛。他们都很庆幸,能在全社会的帮助下,掌握一技之长,成为他们的立身之本。随着残疾人就业的职业技能不断被开发,非遗项目、新媒体领域、数字科技等,都会成为他们就业的新赛道。
近年来,本市持续提升残疾人公共服务质量,积极营造全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和环境。职业技能竞赛是残疾人展示风采的“窗口”,更是推动他们就业的“引擎”。下一步,市残联将以此次竞赛活动为契机,不断拓宽残疾人技能人才的成长进步空间,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残疾人就业创业的良好环境,助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记者 任悦
图片由市残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