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2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阶层穿越”的闹剧本质

日期:07-29
字号:
版面:第17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当下短剧市场里,“富豪伪装”的叙事模式大行其道。亿万富翁化身外卖骑手穿梭街巷,商界大亨乔装家电维修师傅登门入户,这些情节看似新奇有趣,实则构建起一套精密的价值谎言系统。通过高度同质化的剧情套路——富豪隐藏身份时屡遭轻视,关键时刻亮明真实身份,完成戏剧性的反转逆袭——在娱乐的表象之下,悄然完成了四重价值扭曲。

  首先,富豪的“乔装改扮”绝非为了增加社会体验,而是精心设计的“实力”展演。看看这种千篇一律的剧情: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骑着破旧电动车的打工人,在餐厅被服务员冷脸驱赶,在商场被保安粗暴阻拦。但当他掏出黑卡结账、亮出高档豪车乃至私人飞机的钥匙时,那些曾经傲慢的人瞬间弯腰赔笑。这哪里是体验疾苦,分明是富豪披着弱势外衣,寻找自己的“游戏舞台”。

  其次,此类短剧存在根本性的逻辑悖论:表面批判势利眼,实则将金钱奉为终极救赎。常见的剧情模板里,“英雄”伪装的寒门青年爱上单纯善良的女孩,女孩身边却总有嫌贫爱富的丈母娘、趾高气扬的小姨子,以及飞扬跋扈的“恶少”追求者。丈母娘对“穷女婿”冷嘲热讽,“恶少”带着打手对其当街羞辱。可一旦豪车钥匙、集团公章等财富符号亮相,所有的鄙夷瞬间化作谄媚,道德审判荡然无存。这分明是在批判“不认得金钱”的“愚昧”,而非金钱的异化力量。

  再者,这类创作最致命的问题,在于用反讽形式强化其批判对象。当观众沉浸于主角揭露身份后“打脸”众人的快感时,已在无意识中接受了三重预设。短剧里,主角与羞辱者的冲突,本质被塑造成“实力”的博弈;主角的正义得以伸张,靠的是财富背书;面对阶层歧视,解决方式竟是用更大的歧视“矫正”,将以暴易暴的丛林法则演绎到极致。就像某部热门短剧中,主角被赶出家族,多年后携百亿资产归来,直接买下整个家族企业,让曾经的羞辱者匍匐其脚下。这种剧情带来的“快感”恰似精神鸦片,让金钱权威悄然取代道德审判权,完成价值篡位。

  最后,从传播学视角来看,这些流水线生产的剧集通过可预测的剧情制造浅层情绪刺激,满足某些人的虚假需求,本质是文化认知上的“超真实陷阱”。剧中展现的财富和地位能够解决一切问题,众人面对富豪时立即表现出卑躬屈膝的态度,这种情节无疑在暗示金钱和权力的绝对统治地位。这种价值暗示,究竟是毒药还是蜜糖,答案不言而喻。

  短剧因其契合当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确实广受欢迎。但如何让短剧成为映照现实的明镜,而非粉饰财富的哈哈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